基于教学场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平;;中职学校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新课程(教研);2011年05期
2 王宏;李永刚;;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27期
3 陈新文;;论高职院校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基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7期
4 安兵;;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思考[J];职业;2008年32期
5 阚雅玲;张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袁年英;;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一般性与特殊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0期
7 李卫芳;;浅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肖冰;罗勇武;刘毓;;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年08期
9 苗洪霞;;新时期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4期
10 朱雪梅;;高职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内涵与框架[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鲍贤俊;;工科类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探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版编辑邋记者 刘琴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所长、研究员 马树超;提高教师素质带动职校专业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校长 郭文秀 本报记者 黄巧娣;扎根乐山,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N];乐山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丁召彬;高职院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刘静静;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赢民;高职院校教师的写作能力发展困境与突围[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史文妍;高职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改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任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梅红;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问题及其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1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57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