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12:17
【摘要】: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宗旨,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提高质量水平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课题。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揭示问题、提出对策。对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全国职业教育均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本研究梳理分析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对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通过对国内外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的研究,确定了研究分析框架。围绕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89所职业院校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采用了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基于系统论的原则,参照国内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确立了江苏省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指标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期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现状。并将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置于全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大环境中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符合国家发展规划要求,又具有江苏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和途径。研究认为:江苏职业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深层次的培养模式探索和改革;重视资源共享和集聚。但仍然存在信息规划难以实施,落实不到位;高职教师信息化意识较高但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资源利用率水平较低;信息化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缺少协调同步合作的机制;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教育信息化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丰富信息化资源,解决资源共建共享;改革管理机制和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的发展策略。
【图文】:
4图 1-1 研究思路与方法本研究在四个阶段的研究思路中分别采用各阶段对应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1)比较研究法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点,以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有比较才有区别。本研究通过大量地查阅、整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查阅、分析与高职院校
图 2-1 高等职业教育类论文发表年份分布如上图所示,从文献时间分布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在 25 年来的研究热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启蒙阶段(1992-1997 年),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为4-39 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较低;起步阶段(1998-2004 年),,年论文发表量为 41-180 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献逐渐丰富;迅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今),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为 252-893 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萌芽阶段,马良生探索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专业设置要依据社会和市场变化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也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技能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学生可以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种“双证书”的制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依靠行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1997 年探讨出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与二十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一脉相承,也为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8.5;G434
本文编号:2629723
【图文】:
4图 1-1 研究思路与方法本研究在四个阶段的研究思路中分别采用各阶段对应的研究方法,具体如下:(1)比较研究法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点,以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有比较才有区别。本研究通过大量地查阅、整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查阅、分析与高职院校
图 2-1 高等职业教育类论文发表年份分布如上图所示,从文献时间分布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在 25 年来的研究热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启蒙阶段(1992-1997 年),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为4-39 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较低;起步阶段(1998-2004 年),,年论文发表量为 41-180 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献逐渐丰富;迅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今),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为 252-893 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萌芽阶段,马良生探索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专业设置要依据社会和市场变化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也要根据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技能进行合理设置;同时学生可以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种“双证书”的制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依靠行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1997 年探讨出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与二十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一脉相承,也为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8.5;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立荣;高峰;卢立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8期
2 张晨婧仔;王瑛;汪晓东;焦建利;张英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政策比较、发展趋势与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年04期
3 谢幼如;常亚洁;;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1期
4 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1期
5 王荣;曾海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T促进教育发展相关项目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6 路宝利;;新世纪十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7 张屹;范福兰;杨宗凯;周平红;;我国中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8 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9 崔英玉;孙启林;陶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10 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629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2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