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23:46
【摘要】: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实施途径,应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标准和规格育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育人,体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率,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观念;从多方面为教师提供自身发展的反馈信息,采取多种方式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提高教师的知识技能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教育信念,调动教师积极改进教学的积极性;将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和要求融化到学校的发展性评价中,通评价机制的引导,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学校教研组要不断总结本组在本学科方面的教学经验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教研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教师个人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订自身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是多层次的,涉及到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要鼓励教师自我评价,积极组织动员学校管理者、同事、学生、企业、家长等的多方面主体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同时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让评价结果转化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能力和动力。课堂教学评价的各构成要素是相互适应、动态均衡发展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而且还包括对课堂教学的各构成要素的延伸性评价。教师要采用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状态的模式、方法进行教学。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对市场的适应性。 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进行评述 第一部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概述。论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 第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势。有力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力于教师主动自觉发展,能更科学地评判教师的劳动,有力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第三部分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贫乏,忽视评价结果反馈,课堂教学缺少对职业教育课堂状况的适应性,忽视教师的幸福和专业化发展。 第四部分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实施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一是论述了应遵循的原则,包括标准型原则、适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二是论述了以师生发展为核心制订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评价标准。学校的评价标准要体现行业的要求,体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上级的工作要求;教研组要结合本组特点制订落实学校评价的本组评价标准;教师个人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教研组要求制订个人的个性化标准,以适应教育任务变化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调整评价标准。三是进行了评价的指标分析:分别是教师要有悦纳学生的教学态度,教学要有适合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要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智力和知识基础,学生要有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四是多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五是评价主体如何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评价。六讲策略和实效的评价结果反馈。七是有效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信息应用策略。 第五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发展与现实的矛盾,评价收集信息时要防止走两个极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要与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校评价相结合,要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正平;;教育信念: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J];人民教育;2007年23期

2 赵昌木;;教师的教学生活及追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3 唐汉卫;吕田田;唐汉卫;;多元文化环境中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与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10期

4 田爱丽;美国基于教师行为表现的发展性评价制度[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余久久;张林;张健;;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几点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唐汉卫;;素质教育:神话还是现实?[J];校长阅刊;2005年12期

7 杜德昌;;关于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9期

8 唐汉卫;;提高学生道德抉择能力的五种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0期

9 魏薇;;可能的专业生活:教师与教学理论从疏离走向结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0期

10 孙志河;刁哲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8期



本文编号:2652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52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