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研究
【图文】:
二、学校权力的扩展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王伟廉教授认为,整个课程系统可以分为课程生成系统和课程实施系统,笔者认为从整个课程运行的过程来看还应该包括课程评价系统,见下图。
业学校进行的一场课程变革,学校是变革的主阵地,,教师是参与变革的主力,那么为了使学校特别是教师能够按照课程专家的要求参与课程变革,我们应该向学校的课程领导者以及教师传达哪些课程开发的理念呢?理念一:项目课程模式与传统课程模式的区别高职院校之所会参与自身学校的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原有的课程模式存在众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在组织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之前必须使其明白新课程模式和原有课程模式(由于项目课程在开发之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主要是学科课程,因此在这里主要是将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模式进行对比)相比有哪些突破,是如何避免原有课程模式所存在的众多问题的等。为了使学校和教师更清晰的了解其区别,同时也为了使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效果更好,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判断和区别(本表仅供课程专家和高职院校参考,具体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言;;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生存法则[J];教育;2011年23期
2 赵绚丽;;高职院校如何拓宽融资渠道[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3 李爽;;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1年03期
4 陈衍;;高职院校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
5 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成立[J];安徽教育;2011年06期
7 彭继玲;;谈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8 温正胞;;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困境:根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9 周玮;;如何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应用能力”培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6期
10 林志斌;;浅议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及其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郑丽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制度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何志武;高职院校的路如何走[N];光明日报;2003年
2 谢虹;我省高职院校推出“召回返读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傅传蔚;“三校生”报考高职院校有新规[N];江西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咏梅;高职院校更要从市场上觅食[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5 田丹;我省中高职院校不再“升格”[N];沈阳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郭逊 记者 谭伟东 ;湖职院矢志建设全国优秀高职院校[N];浙江日报;2005年
7 记者 崔晓玲;昆明开建30所高职院校[N];昆明日报;2008年
8 苏志刚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周晨 整理;我们创造了高职院校的“宁波模式”[N];宁波日报;2008年
9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高素贞;质量特色并举 打造品牌高职院校[N];淄博日报;2008年
10 房士坤;首届全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技能大赛在扬州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9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郑爱芳;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德文;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6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7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