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1:17
【摘要】: 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被泛化为以就业为本,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轻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这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制约。在终身学习化和职业流动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我们应当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出发,深刻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对于高职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重视并构建一种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开拓提供真正文化意义的基础和支撑。 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出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导向,做到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融通、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同时突出职业性特色。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宜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层面入手,其中显性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专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三大块课程。隐性课程主要涉及一些活动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其目标是为高职学生在校学习、适应社会就业和自我发展完善奠定文化基础,使高职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而且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社会生活常识及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 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的价值进行判断。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评价,要遵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对课程设置方案本身及其组织实施的评价。本研究采用课程体系的交互影响分析方法来评判显性课程的价值,对隐性课程则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则从目标与特色、条件与资源、课程与教学、师资力量、行政组织与管理、质量与效果六方面来检验和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兆岗;杨晓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2 宋婕;;国学基础上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探索[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王云洪;;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J];科技视界;2015年13期

4 谭杰倪;胡月;程伟;;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陈娜;;四川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选修课现状调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1期

6 强金国;胡蓉;;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7 马宏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谢丽;;深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9 江敏;;高职院校文化管理必然性及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0 陈定j;;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司春燕;;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郑红;;转型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摘要集[C];2014年

3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俞步松;;转型发展背景下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及实践创新[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承剑芬;;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耿成和;;体育高职院校要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实验室[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周兴中;工匠培养的关键在精神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7年

2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王纪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几大关系辨析[N];光明日报;2013年

3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韩宪洲;以文化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发展[N];光明日报;2012年

4 胡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呼唤高职“文化育人”的系统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6年

5 记者 秦小艳;文化育人提升职业院校人才质量[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钟伟;高职教育应走出“制器”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王明伦;高职核心发展力的标准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晓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房珊珊 陶达嫔 策划统筹 梅志清 陈枫 (策划统筹 陶达嫔);胸怀创新使命 引领高职发展[N];南方日报;2016年

10 王琦 龚宏富 唐林伟;高职文化要实现三个“对接”[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饶红涛;关照自己: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开英;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与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白静;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孙艳玲;中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倩竹;道德领导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戴璐;高职院校文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原爱丽;我国高职文化课程建设困境及改革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彭顺;安徽省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刘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素芬;高职院校构建特色校本文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10 刘译;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0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80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