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某卫生学校在校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4:57
【摘要】: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现状,筛选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2010年1月,采用现况研究方法,以某卫生学校为研究现场,按年级分层后,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一年级9个班、二年级4个班、三年级3个班、四年级2个班,所抽18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该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中专护理、药剂、医学检验四个专业。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行为习惯、人际关系、文体活动等36个变量。使用SPSS17.0软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传统单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某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49.8%,其中生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3.5%、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39.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8.5%。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学历、父母学历、家庭结构、月生活费以及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学生亚健康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遭受歧视或冷遇(OR=2.096,95% CI:1.318-3.336)、生活单调(OR=2.034,95%CI:1.500-2.758)、感觉紧张且心理压力大(OR=1.627,95% CI:1.199-2.207)、病理性网络使用(OR=2.362,95% CI:1.248-4.470)、经常熬夜(OR=1.620,95% CI:1.047-2.506)为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OR=0.595,95%CI:0.415-0.854)、户外集体活动(OR=0.699,95% CI:0.504-0.970).就餐规律(OR=0.730,95% CI:0.535-0.995)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三个维度亚健康的共同危险因素是生活单调、经常熬夜。心理亚健康的保护因素有专业兴趣、知心朋友,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保护因素有体育锻炼、专业兴趣、就餐有规律。 结论:某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49.8%,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遭受歧视或冷遇、生活单调、感到紧张且心理压力大、病理性网络使用、经常熬夜为卫生学校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户外集体活动、就餐有规律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17.8;R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杰;苟定邦;严欣;黄生勇;赵琳;;我国七所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李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闫剑勇,丁国允,雷达;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5年03期

4 黄其春;亚健康的产生及解决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廖学舟;张娟;张隆明;唐杰;马颖;余毅震;;鄂州市青少年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6 徐秋波;;昆明理工大学1000名大学生亚健康调查与分析[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7 许德顺,刘永峰;心理亚健康运动处方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董玉整;“亚健康”初探[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刘一宁;吕璐璐;黄佳;张苗苗;李科伟;桂立辉;丁宇;;2006年新乡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陈维清;叶晓青;;大学学生心理压力与慢性疲劳综合征[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680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80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