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学校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4:30
【摘要】: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中职学校把道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时代的发展对新一代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但现实中道德教育缺乏实效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以往的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无视学生主体性,仍然把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收者。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达成道德教育目标的关键。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是现代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侧重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生成,是对现行道德教育模式弊端的克服,从而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起学生的主体性,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本文首先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理论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就主体性道德教育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各时期的主要思想,指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是人们对道德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后的科学结论。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中职学校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的现实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最后从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平台、队伍、氛围及评价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理论的具体策略。 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的策略,有利于实现先进德育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为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中职德育的特征和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新标准,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探索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衣俊卿;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J];北方论丛;1995年04期

2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孙鹤娟;;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4 周中之;“道德与人的主体性理论”观点综述[J];道德与文明;1987年01期

5 汪晓明;;主体教育的研究脉络与存在的问题[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6 刘新强,李学明;影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及建议[J];高教探索;2004年04期

7 冯洁;;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发展[J];高教探索;2006年03期

8 陈汉来;中西方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比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9 陶照智;江传月;;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依据和意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王坤庆;人性、主体性与主体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马思援;[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朱兴兰;[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本文编号:2681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81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