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0:36
【摘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从理论的角度看,系统的、理论层面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在职业教育学科体系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国外虽然发展了许多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MES模式、CBE模式、行动导向模式等等,但也鲜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一状况不仅制约了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而且制约了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的提升。本文期望通过研究,能在这一领域有点微薄贡献,这是本文选择这一课题的理论与实践动因。 在研究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现状进行了大量调查,力图对之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同时努力在上海市医药学校、宁波兴港职业高中等职业院校实验并完善本文的观点;其次,我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同行推荐等途径,获得并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再次,我就本文中的许多问题请教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实践、阅读、请教的过程中,我的视野大大开阔,逐步形成了本文的基本思想框架,最终得以完成这篇论文。 要建立一个较为严密和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框架,找到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逻辑核心是一个前提。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多种多样,目前至少有理论、技术、心理过程、社会、兴趣和工作过程等。在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中,目前居主流的逻辑核心是“理论”,它导致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而本文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应当是工作实践,我们应当从工作结构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因而本文把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称为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意在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框架。工作所依赖的手段是技术,因而也可以说职业教育课程的逻辑核心是技术实践。这样,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建构,必须以对技术的本质的理解,以及以对技术知识性质的深入研究为基本依据。本文以工作实践或者说技术实践为逻辑核心,从技术哲学、知识论、心理学等角度,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人类学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职业教育课程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以求获得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框架。 本文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是在技术理论化、终身学习、知识社会等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越来越快,人们有点感到无所适从,这就使得在教育中追求一种稳定的结构成了许多学者终身奋斗的目标。为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追求这一稳定、普遍的结构,加强科学知识、理论知识的学习,即所谓的加强“基础”,自然而然地成了许多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选择。支持这一选择的理论范式是“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和“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对这两个范式 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技术独立性的丧失,从而支持了理论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 的核心地位;普通教育的学校观上升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学校观,则进一步巩固了 这一选择。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技术知识的本质。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活动, 而作为技术的核心要素的技术知识,在性质上与以理解为目的的科学知识有本质 不同,它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功能性、思维具体性、情境性、复杂性、 过程性和任务逻辑性,而这些性质归根结底都是实践性的体现。技术知识的实践 性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以实践为中心。本文把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程 序划分为了七个步骤,,即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目标、门类、结构、内容、组织、 实施、评价的开发,并从“实践性”的角度,详细地探讨了这七个步骤的具体内 容,从而把实践性深深地渗透到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 本文所做的这些探索,不仅丰富了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体系,而且能够直接指 导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实践,上海市医药学校、宁波兴港职业高中实验的顺利进 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尽管本文对“实践”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意义进行 了一些解读,但这些尝试显然还是初步的,今后的研究主要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框架,探索其实践模式,以及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712.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立伟;;实施分段项目教学 强化专业核心技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4期

2 周宏娟;吴素琼;;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改革[J];成才之路;2007年02期

3 汤松龄;;从培养创新精神着手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成才之路;2007年30期

4 刘宗南;;教师教育实践导向课程:理念与价值思维[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2期

5 李家峰;马东波;;浅谈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课程开发[J];科技信息;2011年35期

6 司守勤;;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3期

7 秦敬民;;基于山东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01期

8 司守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运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相翠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技能为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马开剑;;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术科”[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志诚;曾谢华;孙余一;;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冯学东;;职业教育情境体验模式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蕾;“后单位社会”城市新失业群体的就业适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雅绒;基于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尹金金;基于企业需求的关键能力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谢文举;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式改革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科辉;阳煤集团职工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朱建敏;“S市干部在线学习城”课程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荣良;煤矿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与教学模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郭晶巍;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杨涛;麓华集团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8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