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教育治理视域下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5:16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伴随着改革进程,我国开始迈向治理时代。2013年,“国家治理现代化”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教育领域,“教育治理现代化”也正在成为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基本要求,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研究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问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现代治理理论,通过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政策文本的解读,并结合在2所中职学校获得的实证调查数据,从教育治理的视域对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发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政策的演进呈现出一些特征,主要有:政策制定部门从独立到联合;政策执行主体从单一到多元;政策内容表述从笼统到明确;政策推进从指导性到规范性。第二,基于教育治理理论,构建了教育治理视域下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分析框架。主要分析维度包括:合作主体要多元共治、合作条件要自由法治、合作内容要以人为本、合作过程要科学规范、合作结果要高效高能。第三,基于教育治理视域下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分析框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合作主体方面,学生主体角色存在缺失,企业主体职能发挥不足,行业主体作用指导不够;在合作条件方面,企业缺乏合作意愿,学校缺乏合作能力以及合作过程中缺乏法治规范;在合作内容方面,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训缺乏,给予学生培训指导和情感关怀欠缺,理论学习实践对接不足,合作模式单一,合作程度不深;在合作过程方面,实习管理过程不规范,机构运行过程不协调,监督评价过程不科学;在合作结果方面,设备资源使用效率较低,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第四,针对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访谈,从教育治理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环境、治理机制、治理方式五个维度,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治理理念的“滞后”弱化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提升、治理方式的“守旧”束缚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完善、治理环境的“复杂”削弱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实施、治理机制的“堵塞”消沉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活力、治理保障的“乏力”阻碍了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最后,针对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包括:转变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治理理念、创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治理方式、优化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治理环境、健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治理机制、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治理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717
【图文】:

校企合作,重要性,情况,学生主体


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在校企合作主体方面,存在着学生主体角体职能发挥不足、行业主体指导作用不够的问题。一)学生主体角色存在缺失职学生作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核心利益主体,作为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具有作出决策的知识与能力,但对本校校企合作的内容应有相应的知情和-1 和图 4-2 所示,调查数据显示,88.36%的学生认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要的;78.29%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了解本校的校企合作情况;66.02%的学该参与本校的校企合作之中。由此可见,中职学生认为本校校企合作对自重要,要求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也是相对强烈。而,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存在者较大差距,中职学生主体在参与本校校企失。一方面表现为对本校校企合作情况的不了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清楚。

校企合作,主体意识,情况,学生选择


图 4-2 中职学生对本校校企合作的主体意识情况生对本校校企合作情况不了解学生对自己本校的校企合作情况基本不了解。由图 4-3 可知,当调查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了解情况时,结果发现 50.95%的学生选择了“不学生选择了“不了解”。而选择“比较了解”的比例为 31.01%,选比例仅占 6.33%。不仅如此,在调查学生对自己本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依旧是不清楚。如图 4-4 所示,对本校开展的相关校企合作模式“非清楚”的占比为 35.20%,其中“非常清楚”的仅为 5.92%。而选择“只 22.04%,选择“不清楚”的占比甚至达到了 42.76%。

校企合作,学生,占比


图 4-4 学生对本校校企合作相关模式的了解情况生对自身实习安排不清楚图 4-5 所示,从整体看,对于实习安排“非常清楚”的学生占比仅为 8.63”的占比为 22.36%,“不太清楚”的占比为 55.27%,“不清楚”的占比为体来看,如图表 4-1 和图 4-6 所示。第一,从实习安排的时间来看,“不清楚”的占比达到 45.53%。第二,从实习安排的地点来看,“不太清楚的占比达到 52.42%。第三,从实习安排的单位来看,“不太清楚”或“达到 58.43%。第四,从实习安排的岗位来看,“不太清楚”或“不清楚到 58.40%。总之,学生对本校校企合作实习的安排并不清楚。如带队教师 B-T3(访谈人员编码见附件 2)在访谈中所说:“尤其是刚年级的学生,也需只是知道自己可能会要实习,但是具体何时去实习、实习、怎么实习并不清楚。也有一些学生会听说上届学生的实习情况,况还是要听从学校的安排”。由此可见,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角色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凤翔;于晨;肖艳婷;;欧盟教育治理向度及启示——基于职业教育政策分析[J];教育科学;2015年06期

2 孙绵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概念、要素及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06期

3 林慧;;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年32期

4 雷世平;姜群英;;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及其衡量标准[J];职教论坛;2015年31期

5 李文平;;新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30期

6 庄西真;;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条件、目标和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19期

7 赵学瑶;陈·巴特尔;;试论文化变迁中印度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嬗变[J];教育评论;2015年06期

8 谈毅;;新管理主义视域中日本高等教育治理政策的改革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9 李霞;;结构洞视角下校企合作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12期

10 范国睿;孙翠香;;绩效与问责:美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发展趋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石中英;;教育治理的价值追求[N];中国教育报;2015年

2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琪;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迎新;中职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郭心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创新实践的个案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罗诚;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5 简艳;“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艺高;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7 冯丹丹;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机制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高佩岩;职教中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文;中等旅游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付静;河南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3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53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