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1:24
【摘要】: 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属于高职教育的微观层面,它是人才培养程序、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结构等系统的综合,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发展的概念,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的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入手,结合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就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我国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了科学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培养模式呈现的态势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提出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并从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师资队伍、产学合作、质量评价等方面深入研究论证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广华;许景润;;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双轨三项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2011年20期

2 王鑫;;“庖丁解牛”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3 王向红;;“应用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4期

4 廖卫红;;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苏杰南;朱丽清;刘德源;秦秀华;;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6 吴万敏;李德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对策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曾维林;;因子分析法下江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刘永红;董兆伟;王媛媛;;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0期

9 徐维东;;基于市场需求定位的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10 韩承辉;刘海霞;;“三结合、三进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世刚;;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周桂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沈明南;;工学结合与就业[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谭平;王丽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肖仁政;张天熙;刘耀福;陈年和;;产学研结合在应用性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7 郑万友;栾凤艳;;高职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马三喜;胡国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析和启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9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梁世翔;盛建龙;;基于“2+1”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课程结构[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木;高职教育添异彩 无限风光尽在此[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钱影 袁媛 记者 孟凡明 吴洋;打造有创意的人才培养模式[N];吉林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陈娅;衢职院描绘“十二五”高职教育蓝图[N];衢州日报;2011年

4 ;求真笃行 办优质高职教育[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5 舒平 本报记者 许明峰;赣鄱高职教育的领跑者[N];九江日报;2011年

6 杨嘉孟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实践工学结合课程[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汤少明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教授 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珠江文化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珠三角高职教育的珠江文化特性[N];广东科技报;2009年

8 蒋夫尔;“产品导向”: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记者沈雪梅;高职教育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N];南通日报;2010年

10 闽盟;民盟福建省委建议建立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实验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伟;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彭志武;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廖茂O

本文编号:2777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77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