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8-22 05:25
【摘要】: 社会责任意识是人对自己所应承担的对社会应尽义务的认识。社会责任意识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维护人们生活秩序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必须重视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这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现实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想变化快,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他们迈出校门,大多数都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建设社会的重要力量,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他们、对社会都很重要。但目前的学生现状与将来的社会需求之间显然存在着差距。缩小这种差距的可行办法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以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支点,让学生习惯于将责任作为个体行为选择的出发点,立足于责任意识。可以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以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为支点,确定短、中、长期德育目标。短期目标——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意识;中期目标——在各学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对集体负责;长期目标——在学生的整个中职学习过程中加强对集体负责的意识培养,并引导到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培养。 (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要有明确的内容.培养内容围绕培养目标——展开。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善待自己,尊重自己,启发他们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自己的情感负责。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同学,关心父母,扶助弱小;让学生学会在与他人相处中以他人利益为先,先人后已,温和谦逊,礼让他人。要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集体的关怀、帮助和影响,集体的发展兴盛需要每个成员的关心、努力和协作,使其真正明白“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的道理。教育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与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确认,并由此走向真正的成熟。 (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途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需要通过长期的综合教育进行,需要联系家庭和社区,通过“大教育”来实现,需要发挥学校的主作用,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正确选择合适有效的途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比较有效的途径有:1.建设校园文化;2.搞好班级管理;3.帮助行为养成;4.开展正面教育;5.改革课堂教学;6.加强家校合作;7.加强社区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淑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J];科技视界;2016年11期

2 黄常威;;培养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年32期

3 何淑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主要路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2期

4 冯云潇;;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李苑静;;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变迁和思考[J];文教资料;2015年33期

6 谭成才;;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7 陆书;葛丽敏;;基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5期

8 左英俊;;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的目标定位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年07期

9 夏菡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06期

10 隋文静;;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宁德宾;;育人重在育心——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淡化浅析育人观[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沈锐强;;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价值体系的框架模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周蓉;家风建设有助提升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河北理工大学 王键;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8年

3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 魏进平 魏娜 温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N];人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于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较高[N];中国教育报;2015年

5 西南大学文学院 闫格;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N];太原日报;2013年

6 陈方;“暗访”彰显大学生责任意识[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晓亮;教育:爱与智慧[N];苏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伦娥;“身边事我们更易接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实习记者 赵玉洁;未来医院:穿越生死的建筑[N];中华建筑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金姝 缪友银;步履铿锵迈向新征程[N];吉林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锐娟;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秀凤;“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刘微微;新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4 陈鹏飞;“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鹏珊;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机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凤雪;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7 郭兵;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楠楠;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6年

9 许哲宁;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郑少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0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00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