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谈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基于广东、浙江等地企业的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4 02:20
  现阶段,产教融合型企业尚属新生事物,其建设培育仍处于摸索中。通过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企业的参与形式和投入方式,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参与特征,能够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及其相关制度设计提供数据支撑。调查显示,国企和特大民企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较高,参与形式更为多样;与"硬"投入相比,"软"投入更为普遍;"低"投入企业占比较高,且"低"投入企业聚焦在普通民企。对此,我国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一是需要分地分类施策;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力度;三是科学合理测算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四是加快细化落实组合激励政策。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2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谈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基于广东、浙江等地企业的调查分析


满足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条件的企业数量占比

企业,投资额,国企,比率


在不同投入方式下,根据不同投资额度进行汇总发现,在100万以下的投资区间,5种投入方式下的企业占比相差最大,785家企业中有“软”投入的企业占比高达47%,与处于最低位的办学投资这一投入方式相差近31个百分点;在100万~500万(不含)之间,最高企业占比与最低企业占比差距显著缩小;在后续的500万~1000万(不含),以及1000万及以上额度区间上,不同投入方式下的企业占比越发接近。而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无论“硬”投入,还是“软”投入,投资额在1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明显高于其他额度区间。见图2。另外,在满足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条件的785家企业中,以629家普通民企相对于156家国企和全国特大民企的比率(629∶156)作为两大样本的基本比率,考察不同投资额度区间下,普通民企相对于国企和特大民企的集中度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区间段,除了实训基地基本运行费用之外,其余3项“硬”投入,即创办职业院校的办学投资、向职业院校提供的办学经费、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资,以及“软”投入,普通民企相对于国企和特大民企的比率均高于基本比率,表明在该投资区间段,普通民企相比国企和特大民企更为集中。在其他投资额区间段,普通民企相对于国企和特大民企的比率均低于基本比率,而且随着投资额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国企,投资额


另外,在满足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条件的785家企业中,以629家普通民企相对于156家国企和全国特大民企的比率(629∶156)作为两大样本的基本比率,考察不同投资额度区间下,普通民企相对于国企和特大民企的集中度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区间段,除了实训基地基本运行费用之外,其余3项“硬”投入,即创办职业院校的办学投资、向职业院校提供的办学经费、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投资,以及“软”投入,普通民企相对于国企和特大民企的比率均高于基本比率,表明在该投资区间段,普通民企相比国企和特大民企更为集中。在其他投资额区间段,普通民企相对于国企和特大民企的比率均低于基本比率,而且随着投资额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调查企业的投资额度表现来看,“低”投入企业数量占有较高比例,并且在低投资额度区间下,相关企业更聚焦在普通民企,而随着投资额的增加,投资企业愈来愈聚焦在国有企业和特大民营企业。从实际情况上看也是如此,即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中,能够举办尤其是独立举办职业院校,或者接收一定规模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的企业大多为大型企业,而且其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形式也相对更为多样。可以说,企业规模对其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形式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更现实的情况是有限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通过联合举办或者以其他校企合作的形式参与职业教育[8],因此,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投资额度也相对偏小。


本文编号:2915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15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