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水平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工程师人才的研究——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8 08:11
  新时代正在大力发展新职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优质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培养更多具有"工程师"品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优质校建设主动顺应新时代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的有效战术举措。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从"双需求"出发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以应用工程师资格标准为参照系突出"高等"这个根本属性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及内容,"四对标"强化双训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创新手段和跨界迁移能力,懂得技术和工艺的持续改良与革新的技术应用工程师潜质人才。这将使高职院校成为领跑企业技术发展的应用源、创新源和信息源,提升其直接面向现代化建设主战场的贡献率具有重大而紧迫的意义。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高水平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工程师人才的研究——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核心能力对比

技术教育,分量,人才,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都超过了普通高等学校。回顾过去,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毕业生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金量还普遍比较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还不是很高,还没有能够领跑企业的技术发展,参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的归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极大的原因在于没有落实好“四对标”培育人才:对标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规格,对标高职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对标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确保有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14]高职院校应该落实好“四对标”培育人才,使高职教育为谁培养人才有标可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标可参,怎样培养人才有章可循,将会大大提升其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战场的贡献率。4. “双训练”保证“技能”腿与“技术”腿都健壮不瘸。

师资,角色,网络系统,工程师


通过跟踪多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对广州科学城区域产业市场调查发现,招聘大专学历层次的网络专业岗位群有网络规划设计师、网络平台架构工程师、网络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系统管理工程师、网络布线工程师等。专业岗位群所要求具备的岗位技能需求有网络工程项目文档的编写、网络应用平台的维护、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系统的布线、网站网页的编辑等技能;所要求具备的岗位技术需求有网络工程项目需求获取与分析、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网络系统的故障分析与应急处理、网络系统优化与项目的管理、网络工程布线规划与设计、网络平台的开发与设计等;所要求具备的岗位职业素养包括能吃苦耐劳、良好沟通能力、学习新技术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与改进工作能力、对计算机网络有行业志趣等。对岗位需求进行统筹分析,设计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五大学习领域必修课程学分值分布如图4所示。(2) 以网络工程师等资格为参照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及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研究驱动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J]. 周瑛仪.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01)
[2]新时代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 任君庆.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2)
[3]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技术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J]. 徐炳文.  高等理科教育. 2019(04)
[4]专业教育:概念与历史[J]. 余东升,郭战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3)
[5]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路径[J]. 周建松,陈正江.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4)
[6]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董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07)
[7]遵循工程逻辑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J]. 杨毅刚,唐浩,宋庆.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1)
[8]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及其实施路径[J]. 丁金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1)
[9]新旧动能转换:“世界工厂”下的职业教育到“中国创造”下的职业教育[J]. 俞仲文.  教育与职业. 2018(23)
[10]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呼唤新职教[J]. 俞仲文,丁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2)



本文编号:2923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23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