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2:51
  “课程”一词是教育领域的基础词汇,是教育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课程问题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众多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课程专家们纷纷著书立著,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应运而生。其中美籍犹太人施瓦布(Joseph Jackson Schwab,1909-1988)以其独特的实践性课程思想被人们所认知并接受。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还不完善,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在研究的众多问题中尤为突出。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思想始终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的角度去研究课程问题,从而与职业教育的实践的本质不谋而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本文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引言”。本章首先从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密切关系出发,论述将施瓦布课程理论引入职业教育课程的重大意义。其次是对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最后探究国内外对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综述。第二章是“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解读”。本章首先简介施瓦布的生平背景以及实践性课程理论提出的过程,着重强调其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其次是介绍实践性课程理论的三个理论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实践性课程
        三、职业教育课程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
        三、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解读
    第一节 施瓦布生平及其理论发展的过程
        一、施瓦布生平简介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发展过程
    第二节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实践观
        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观
        三、人本主义思想
    第三节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概述
        一、实践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实践旨趣
        二、实践课程主体:教师和学生
        三、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集体审议
        四、实践性课程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
    第四节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评析
        一、实践旨趣的课程目标观
        二、教师与学生为主的课程主体观
        三、集体审议为核心的开发方法与课程评价
        四、学校为本的课程开发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课程设置实践性不突出
        一、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有待加强
        二、实践性课程的课时比例偏少
    第二节 课程主体参与度有待提高
        一、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不够
        二、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不足
        三、学生参与课程开发有限
    第三节 课程实施存在薄弱环节
        一、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二、学生实习机会明显不足
    第四节 课程评价体科学性亟待提高
        一、课程评价重知识、轻技能
        二、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三、忽视形成性评价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性不强
第四章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注重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一、强调课程目标的实践性
        二、注重课程结构的平衡性
    第二节 积极提升师生的主体地位
        一、提升教师课程主体地位,增强教师劳动价值感
        二、突出学生课程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
    第三节 深入理解集体审议,推进课程合作开发
        一、建立政府引导下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二、加强校企合作一体化课程开发
    第四节 建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注重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二、评价的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统一
        三、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高职院校广告相关专业同质化问题探讨[J]. 杨力.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
[2]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张志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04)
[3]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 孙云志,何玉宏.  教育与职业. 2011(30)
[4]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 刘湘辉,黄胜,邹立君.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5)
[5]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 都昌满.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05)
[6]“多元整合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新探索[J]. 许景行.  职业技术教育. 2010(01)
[7]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问题与对策[J]. 袁丽英.  职业技术教育. 2009(34)
[8]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探索[J]. 陈文宾,沈兰,马卫兴,许兴友,祝春水.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1)
[9]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启示[J]. 赵良梅,刘志文.  职业技术教育. 2009(07)
[10]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 王文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02)

博士论文
[1]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 肖化移.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研究[D]. 何文明.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9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29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