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2:52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中职学校的重视。而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评教在教师评价中作用巨大。然而现实中学生评教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影响其合理性的因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学生评教理论后,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通过对某中职学校的调查研究,从学生评教主体、评教依据、评教程序和评教结果四个方面来设计问卷,通过调查的结果及其对假设的验证,分析中职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性提升建议。主要包括:效度提升:加强评教指标对教学实际的表征力;多方参与:致力于多主体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合理的评教程序;意义协商:师生双方积极参与评教,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彼此成就:学校及师生多向互动,合理反馈和使用评教结果。本研究能够增进对评教主体的认识,了解评教程序,为中职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对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提供参考依据,能更有效的利用评教结果,使学生评教工作更合理的进行,达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强化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立论之基: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内涵和意义
2.1 学生评教合理性讨论的必要性
2.2 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内涵
2.3 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分析框架构建
3 因素探析: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现实观照
3.1 研究假设的建立
3.2 问卷设计基本情况概述
3.3 师生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3.4 问卷调查总体情况分析
4 策略应对: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提升建议
4.1 效度提升:加强评教指标对教学实际的表征力
4.2 多方参与:致力于多主体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合理的评教程序
4.3 意义协商:师生双方积极参与评教,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4.4 彼此成就:学校及师生多向互动合理反馈和使用评教结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J]. 邱楷,叶道艳. 教育科学. 2016(02)
[2]基于博弈视角的高校学评教主体行为关系分析[J]. 胡双丹,褚华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学生评教流于形式之困境的调查与思考——基于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视角[J]. 梅萍,侯明川,贾月.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05)
[4]基于学生评教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J]. 周文梁,邓连波.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J]. 陈明玉,鲍柱仁. 卫生职业教育. 2014(13)
[6]高校学生评教量表内容及其改进研究——以9所高校为例[J]. 顾琴轩,俞明传. 复旦教育论坛. 2013(05)
[7]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J]. 董泽芳,申晓辉. 大学教育科学. 2013(02)
[8]浅谈学生评教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关系[J]. 竺晓平,竺小莲.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3)
[9]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析[J]. 周婷婷.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2)
[10]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 王芳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3)
硕士论文
[1]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研究[D]. 汤晶.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7692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立论之基: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内涵和意义
2.1 学生评教合理性讨论的必要性
2.2 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内涵
2.3 学生评教合理性的分析框架构建
3 因素探析: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现实观照
3.1 研究假设的建立
3.2 问卷设计基本情况概述
3.3 师生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3.4 问卷调查总体情况分析
4 策略应对:中职学生评教合理性的提升建议
4.1 效度提升:加强评教指标对教学实际的表征力
4.2 多方参与:致力于多主体交互作用,共同构建合理的评教程序
4.3 意义协商:师生双方积极参与评教,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4.4 彼此成就:学校及师生多向互动合理反馈和使用评教结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研究[J]. 邱楷,叶道艳. 教育科学. 2016(02)
[2]基于博弈视角的高校学评教主体行为关系分析[J]. 胡双丹,褚华东.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学生评教流于形式之困境的调查与思考——基于高校师生的主体性视角[J]. 梅萍,侯明川,贾月.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05)
[4]基于学生评教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J]. 周文梁,邓连波.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5]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J]. 陈明玉,鲍柱仁. 卫生职业教育. 2014(13)
[6]高校学生评教量表内容及其改进研究——以9所高校为例[J]. 顾琴轩,俞明传. 复旦教育论坛. 2013(05)
[7]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J]. 董泽芳,申晓辉. 大学教育科学. 2013(02)
[8]浅谈学生评教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关系[J]. 竺晓平,竺小莲.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3)
[9]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析[J]. 周婷婷. 中国大学教学. 2012(02)
[10]高校学生评教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 王芳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3)
硕士论文
[1]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改进研究[D]. 汤晶.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7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3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