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18:27
随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日益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难以满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还存在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方法,是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有效手段,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造区域人才红利,实现云南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云南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展开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不深,层次较浅,难以很好地服务于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决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合不深,层次较浅的问题,推动云南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笔者依据机制设计理论、产教融合理论和利益相...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价值
(二) 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调查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五、相关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 职业教育
(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七、理论基础
(一) 机制设计理论
(二) 产教融合理论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云南实践
一、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
二、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合方式及合作形式
(一)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
1. 主体要素
2. 目标要素
3. 结构要素
4. 权责要素
5. 运行要素
6. 条件要素
(二)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方式
1. 协作式融合
2. 共生式融合
3. 关联式融合
4. 内生式融合
(三)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经验梳理
1. 融合方式多样,合作内容丰富
2. 产教融合,共同推进专业课程特色
3. 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4. 校企共建,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5.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6. 多渠道筹集资金,维持合作开展
第三章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现存问题
(一) 政府职能错位
(二) 职业学校能力不足
(三) 行业企业动力不足
(四) 缺乏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保障
二、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导性较弱
(二) 师资结构不合理,难以为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帮助
(三) 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缺乏协同,政策难以落实
(四) 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合作平台
(五) 企业利益难以维护,缺乏人才与站位
(六) 主体间信息传递困难,运行成本较高
(七)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感较低
第四章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优化的国内外经验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部分国际经验
(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合理构建结构,完善条件保障
2. 明确行业协会职能,健全质量评估体系
(二) 英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加强职业教育管理,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
2. 基于雇主的利益需求,引领行业企业主动作为
(三) 美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多方面的保障机制
2. 注重学校企业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部分国内经验
(一) 杭州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政府注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
2. 增强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
(二) 天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相关组织机制的建立
2. 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条件保障制度
第五章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优化
一、建立明确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权责体系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权利
(二)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责任
二、建立合理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能划分
(一) 云南省政府的职能
(二) 云南省行业企业的职能
(三) 云南省职业学校的职能
三、建立可持续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一)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动力
(二)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主体关系
(三)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运行程序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以甘肃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为例[J]. 王禛. 社科纵横. 2017(10)
[2]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胡平,段峻,夏东盛. 机械职业教育. 2017(08)
[3]基于“产学官合作”的日本实践型高职教育模式[J]. 李博. 教育与职业. 2017(13)
[4]依托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汽车服务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 李爱萍,罗凤.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5]德国校企合作机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马玲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2)
[6]高职教育“再行业化”推动产教深度融合[J]. 章永刚. 教育与职业. 2016(22)
[7]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 谷斌,张利敏,付浩轩.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3)
[8]治理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的构建[J]. 杨进,刘立新,李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6)
[9]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立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0)
[10]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多元共建模式构建研究[J]. 王文涛,任占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18)
硕士论文
[1]江西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邵甫华.南昌大学 2015
[2]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及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启示[D]. 殷红.天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0102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价值
(二) 应用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访谈调查法
(三) 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五、相关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六、核心概念界定
(一) 职业教育
(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七、理论基础
(一) 机制设计理论
(二) 产教融合理论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云南实践
一、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
二、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合方式及合作形式
(一)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
1. 主体要素
2. 目标要素
3. 结构要素
4. 权责要素
5. 运行要素
6. 条件要素
(二)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方式
1. 协作式融合
2. 共生式融合
3. 关联式融合
4. 内生式融合
(三)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经验梳理
1. 融合方式多样,合作内容丰富
2. 产教融合,共同推进专业课程特色
3. 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4. 校企共建,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5. 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6. 多渠道筹集资金,维持合作开展
第三章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现存问题
(一) 政府职能错位
(二) 职业学校能力不足
(三) 行业企业动力不足
(四) 缺乏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保障
二、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主导性较弱
(二) 师资结构不合理,难以为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帮助
(三) 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缺乏协同,政策难以落实
(四) 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合作平台
(五) 企业利益难以维护,缺乏人才与站位
(六) 主体间信息传递困难,运行成本较高
(七)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感较低
第四章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优化的国内外经验
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部分国际经验
(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合理构建结构,完善条件保障
2. 明确行业协会职能,健全质量评估体系
(二) 英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加强职业教育管理,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
2. 基于雇主的利益需求,引领行业企业主动作为
(三) 美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多方面的保障机制
2. 注重学校企业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部分国内经验
(一) 杭州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政府注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
2. 增强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话语权
(二) 天津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
1.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相关组织机制的建立
2. 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条件保障制度
第五章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优化
一、建立明确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权责体系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权利
(二)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的责任
二、建立合理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能划分
(一) 云南省政府的职能
(二) 云南省行业企业的职能
(三) 云南省职业学校的职能
三、建立可持续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一)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动力
(二)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主体关系
(三)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机制的运行程序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以甘肃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为例[J]. 王禛. 社科纵横. 2017(10)
[2]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胡平,段峻,夏东盛. 机械职业教育. 2017(08)
[3]基于“产学官合作”的日本实践型高职教育模式[J]. 李博. 教育与职业. 2017(13)
[4]依托职教集团深化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汽车服务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 李爱萍,罗凤.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5]德国校企合作机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 马玲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2)
[6]高职教育“再行业化”推动产教深度融合[J]. 章永刚. 教育与职业. 2016(22)
[7]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 谷斌,张利敏,付浩轩.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3)
[8]治理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的构建[J]. 杨进,刘立新,李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6)
[9]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立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0)
[10]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多元共建模式构建研究[J]. 王文涛,任占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18)
硕士论文
[1]江西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邵甫华.南昌大学 2015
[2]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及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启示[D]. 殷红.天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0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0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