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10:16
刚刚召开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力求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但是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之前我国对职业教育多年的忽视,职业学校并没有按照自己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去传授技术,而是仅仅局限于文化专业理论的教授。这就使得很多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心动的工作岗位,增加了企业再培训新员工的麻烦,延长了新聘任员工上岗的时间。基于此种现状,如何才能培养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都能胜任企业各个工种和各岗位的中高级技能人才,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探索研究的对象。在这一探索中,很多学者借鉴了国外一些成功案例和模式,演变成今天我国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大,济宁市也在政策、立法、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增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探寻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新发展模式。目前济宁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探索新的办学模式,试图改变原有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不被广大民众和各级政府重视的现状。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访谈等多种方法探究济宁市各个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本文就是在这种背...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题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2.1.1.2 中等职业教育分类
2.1.2 校企合作
2.1.2.1 校企合作的涵义
2.1.2.2 校企合作的模式
2.2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2.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第3章 中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合作的必要性
3.1.1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3.1.2 校企合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3.1.3 校企合作是整合职教资源的需要
3.2 合作的可能性
3.2.1 国家相关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
3.2.2 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现状需要校企合作
3.2.3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
第4章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
4.1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4.2 济宁市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
4.2.1 订单式人才培养
4.2.2 “2+1”模式
4.2.3 校企双向介入
第5章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1.1 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足
5.1.2 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5.1.3 中职学生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5.1.4 校企合作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5.2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没有建立明确的责任风险规避机制
5.2.2 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缺少利益驱动
5.2.3 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政策及监管缺失
第6章 加强中职校企合作的对策分析
6.1 加强立法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
6.1.1 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6.1.2 明确相关权限,加强职能部门监督管理
6.1.3 建立规范的职业资格体系
6.1.3.1 统一标准,保证培训结果统一
6.1.3.2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制度
6.2 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6.2.1 建立校企合作经费长效投入机制
6.2.2 发挥政府的宣传导向作用
6.2.3 整合本区域的中职院校,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6.3 完善中职校企合作的权益保障机制
6.3.1 校企合作中师生权益保障
6.3.2 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权益保障
6.4 协调校企关系以推动二者深度合作
6.4.1 学校和企业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6.4.2 校企双方调整各自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学徒制在珠三角地区中职校企合作中的实践与探索[J]. 杨颂华. 才智. 2015(13)
[2]谈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J]. 辛健,付强,陈茂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5)
[3]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 汪静.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2)
[4]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启示[J]. 安宁. 教育与职业. 2013(07)
[5]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董志远,倪雪琴.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01)
[6]英国职业教育模式[J]. 李津军.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02)
[7]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思考——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J]. 葛锦林. 交通职业教育. 2011(05)
[8]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J]. 冯晓波.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4)
[9]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 鲁昕. 教育与职业. 2011(07)
[10]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J]. 陆丽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研究[D]. 周晶.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 江奇.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杨伟桥.湖北工业大学 2016
[2]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何熠.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二战后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张岚.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汪清.山东大学 2015
[5]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宋杰.山东师范大学 2014
[6]河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D]. 韩静静.河南大学 2014
[7]佛山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梁树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8]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学徒制研究[D]. 高燕.西南大学 2013
[9]济宁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庆辉.山东大学 2013
[10]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 张彬.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3372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题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2.1.1.2 中等职业教育分类
2.1.2 校企合作
2.1.2.1 校企合作的涵义
2.1.2.2 校企合作的模式
2.2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2.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第3章 中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合作的必要性
3.1.1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3.1.2 校企合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3.1.3 校企合作是整合职教资源的需要
3.2 合作的可能性
3.2.1 国家相关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
3.2.2 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现状需要校企合作
3.2.3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
第4章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
4.1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概况
4.2 济宁市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
4.2.1 订单式人才培养
4.2.2 “2+1”模式
4.2.3 校企双向介入
第5章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5.1.1 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不足
5.1.2 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5.1.3 中职学生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5.1.4 校企合作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5.2 济宁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没有建立明确的责任风险规避机制
5.2.2 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缺少利益驱动
5.2.3 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政策及监管缺失
第6章 加强中职校企合作的对策分析
6.1 加强立法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
6.1.1 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6.1.2 明确相关权限,加强职能部门监督管理
6.1.3 建立规范的职业资格体系
6.1.3.1 统一标准,保证培训结果统一
6.1.3.2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制度
6.2 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6.2.1 建立校企合作经费长效投入机制
6.2.2 发挥政府的宣传导向作用
6.2.3 整合本区域的中职院校,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6.3 完善中职校企合作的权益保障机制
6.3.1 校企合作中师生权益保障
6.3.2 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权益保障
6.4 协调校企关系以推动二者深度合作
6.4.1 学校和企业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6.4.2 校企双方调整各自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学徒制在珠三角地区中职校企合作中的实践与探索[J]. 杨颂华. 才智. 2015(13)
[2]谈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J]. 辛健,付强,陈茂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5)
[3]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 汪静.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2)
[4]新加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启示[J]. 安宁. 教育与职业. 2013(07)
[5]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董志远,倪雪琴.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01)
[6]英国职业教育模式[J]. 李津军.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2(02)
[7]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迁的思考——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J]. 葛锦林. 交通职业教育. 2011(05)
[8]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J]. 冯晓波.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4)
[9]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 鲁昕. 教育与职业. 2011(07)
[10]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J]. 陆丽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4)
博士论文
[1]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研究[D]. 周晶.东北师范大学 2015
[2]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 江奇.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杨伟桥.湖北工业大学 2016
[2]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何熠.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二战后英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张岚.西北师范大学 2015
[4]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汪清.山东大学 2015
[5]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宋杰.山东师范大学 2014
[6]河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D]. 韩静静.河南大学 2014
[7]佛山市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梁树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8]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学徒制研究[D]. 高燕.西南大学 2013
[9]济宁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庆辉.山东大学 2013
[10]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 张彬.四川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3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0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