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推行“双导师制”,构建“三方共同成长体”实施卓越学前教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0-25 17:20

  本文关键词:推行“双导师制”,构建“三方共同成长体”实施卓越学前教师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卓越学前教师教育 三方共同成长体 双导师制


【摘要】: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和高职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师资的培养由原来的中专层次迅速提升为大专、本科层次。学前教师教育不是一个简单提高学历的问题,而是应该使之胜任学前教育事业,甚至成为行业卓越人才。落实"卓越学前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应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而构建"三方共同成长体",推行"双导师制",真是有效实施卓越学前教师教育的关键。
【作者单位】: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卓越学前教师教育 三方共同成长体 双导师制
【基金】: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卓越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研究”(项目编号:YGZ2012B02)
【分类号】:G652;G61-4
【正文快照】: 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教师学历的高层次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职前职后一体化成为当代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或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世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学前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和发展精英教育的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01期

3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章云珠;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黄兴帅;提高教师素质 适应创新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李Oz宁;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安康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6 金祥林,廖祥红;专业化与新时期教师质量标准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李豫颖;王德红;;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冯丽军;;试论儿童文学与师范生素质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孟祥瑞;;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动因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青;;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2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焦绪良;;名校的构成要素、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4 刘奉越;李晓佳;;基于专业发展的编辑叙事研究[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陈美红;;促个体专业成长塑“智慧型教师”形象——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飞虎;大学教育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婷;江苏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爱凤;抚州市市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燕;初任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春燕;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世华;皮军功;;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控[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薇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实施方式及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2012年08期

2 郑柳萍;颜桂炀;吴茜;;基于双导师制的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侯丹;;先做学生 再做老师——双导师制带给我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02期

4 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5 李蕾;;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的初步构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严瑜筱;;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8期

8 张玉英;;高职院校实施双导师制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1期

9 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6期

10 魏春石;;应用型本科“双导师制”模式探索[J];电子世界;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傅树京;张扬双导师制在区域培育校长中的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华明;苏州名教师名校长培训实行“双导师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记者 陈强;河南今秋试行师范教育“双导师制”[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王永泉、特约通讯员刘春来;“双导师制”催生高素质人才[N];解放军报;2003年

5 记者 刘祖华;博士后培养实行“双导师制”[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曹继军;校企“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张宝敏;南开MBA实行双导师制[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记者 陈建强;南开大学首创MBA双导师制[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陆成钢;“德育双导师制”渐步前台[N];嘉兴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小娜;全日制教育硕士“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何妍;师范生顶岗实习“双导师制”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09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