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在儿童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启蒙识字 认知特点 汉字演进 动画 出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记录者、传载者,每个汉字字符本身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也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识字教育不是单纯的盲目提高儿童识字量,识字教育的初衷,应该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识字兴趣和更广泛的涉猎汉字文化精髓的文字认知,真正有效的提高儿童的识字效率。通过对儿童认知特点及识字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需要探讨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更发挥汉字学习功效的识字方式。现在学龄前儿童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儿童对汉字“字形”与“字义”的认识断层,对所学汉字多为暂时记忆,记忆效率较低。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找到一种儿童乐于接受的,能建立儿童对汉字“字形”与“字义”联系的思维联想方式进行教学。动画这种富有趣味性、叙事丰富性的表现方式既符合儿童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又能表现出汉字演进过程中的造字方法。所以本论题把动画应用到儿童识字教学中,通过动画形象、动画叙事将“字的知识”清晰明了的展现给儿童。本文通过对现有学龄前儿童教育及识字动画的案例分析,总结适合儿童观看动画的共同点及动画设计方法。在动画创作实践中,把汉字字形与动画形象设计相结合、汉字字义与动画剧情设计相结合,达到对文字“由义生形,因形知义”简洁明了的展现,将汉字的演变过程与汉字中隐含的文化之趣重新简化整和通过动画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加深儿童对汉字的印象,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提高儿童的识字效率。
[Abstract]:Chinese characters are the recorder and carri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Each character contains rich history and culture. Literacy is the basi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Literacy education is not simply to improve the literacy of children blindl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literacy education. Should be to cultivate children's good interest in literacy and more ext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really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ldren's literac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ldren'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literacy teaching status. It is found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generally recognized the need to explore more in line with children's cognitive law.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 for preschool children is the gap between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ape" and "character meaning", and mos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emporary memory. Memory is less effici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ind a child willing to accept. Children can establish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nt" and "meaning" of thinking association way of teaching. Animation, which is full of interesting, narrative rich way of expression is in line with children's thinking mode of cognitive things. Also can show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process of character making methods. So this thesis applies animation to children's literacy teaching, through animation image. Animation narration shows "the knowledge of words" clearly and clearly to childr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se study of preschool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literacy animation. Summarize the common points and animation design methods suitable for children to watch animation. In animation creation practice, combine Chinese character shape with animation image design, Chinese character meaning and animation plot design. To achieve the text "from the form of form, because of the form" concise and clear display,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implied cultural interests in Chinese characters to simplify the whole and through animation intuitive image expression out. To deepen children's impres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mprove children's literacy efficiency.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1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东新;汉字的传播与未来发展之走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孙善麟;严建雯;;结构对称汉字提取特点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张蔚虹;;汉字的性质综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骆小所;;汉字学研究的深化与拓展——秦建文《汉字学导论》序[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马显彬;;试析汉字性质认识的误区[J];黑河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刘志基;;汉字书写是书写汉字者的财富[J];社会观察;2013年11期
7 张克;;王凤阳的《汉字学》及其汉字学思想[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1期
8 赵永大;;一部科学地阐述汉字发展史的力作——读王凤阳教授新著《汉字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Z1期
9 刘瑞武;王越男;;汉字学理论的新突破——评《汉字说略》[J];中文自学指导;1995年03期
10 李得春,金基石;汉字文化与朝鲜汉字[J];东疆学刊;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鹃;;汉之前的汉字统一与规范[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连登岗;;汉字基础理论研究亟待加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春晓;;执简御繁——六书疏证派汉字教学观之阐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张一清;;《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标准》研制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王建勤;;欧美留学生汉字认知与习得的实验报告[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宁福佰;;小议中国文字的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孙曼均;;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用字的统计与分级[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周金声;张茜;;谈国际汉语教师教学汉字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建一;;现代汉语字频测定及分析[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10 王春晓;;《新HSK》一~三级汉字构字状况[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瑞英;增强对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N];光明日报;2009年
2 俐钧;汉字的文化联想[N];光明日报;2010年
3 孙建强;从“汉字英雄”到《汉字英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王周文;汉字学教育学专家关注小学识字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任玉敏;汉字的“拆分”与“说解”[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李冬鸽;诸多创新的《汉字学》[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朱钦芦;汉字对称结构检索方案的社会应用意义[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中国美术学院 连冕;汉字学基础:关于“设计学”的一些说明[N];美术报;2011年
9 徐德仁;现代汉字学亟待研究[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10 郭珊;发现汉字:民间学者新解甲骨文[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穆萨迪(Md Sady);汉字中的道德精神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玉梅;王筠汉字学思想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汉字功能论[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明宇;汉字危机下的小学汉字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刘斐;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春霞;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易混淆同音字使用偏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Mathieu Vincent Youcef LASSED(马修);当代中国青少年汉字使用状况研究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林嘉宝;清末民初中日文字交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7 塔玛拉·肖开提;《吐鲁番出土文书》用字研究[D];喀什大学;2016年
8 董哲媛;汉字的形与型在版式设计中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9 李尊;汉字元素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10 李志勇;针对泰国中学生的汉字课堂教学设计[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48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44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