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Abstract]:The research obje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of the obje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aw theory-phenomenon theory and law theory-comprehensive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hilosophy of science, pedagogy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make preschool education a research objec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is definition is helpful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o establish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problem orientation", and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子课题“重庆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研究”(编号:BHA0600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科学;1997年01期
2 王安全;;教育学的理想是理想地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6期
3 傅松涛;;学科化:从比较教育到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科学化探讨[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石中英;略论教育问题的主观性[J];教育研究;1996年11期
5 刘伟芳;我国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历时考察与现时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关于“追光悖论”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周宗元;关于动量概念的建立与动量的表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商卫星;;心智研究:跨学科的攻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胡化凯;;爱因斯坦直觉认识方法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5 蒋毓舒;;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以皖西部分农村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孙显元;;“道德悖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陈小莉,梁俊龙;光电效应中的佯谬[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9 王鹤;;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魏名国,周志俊;体育教学艺术价值论[J];安徽体育科技;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新;;论(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研究的问题意识[A];《黄帝内经》高峰论坛暨全国第十一届内经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1年
2 夏登武;;编辑不容忽视的三种基本意识[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许张衡;;论拉卡托斯科学编史思想的双层结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于祺明;;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中应当坚定发扬科学精神[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王剑;周谷平;;陈鹤琴教育实验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才栋;;关于中国书院史研究的对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曾继耘;;科学主义思潮影响西方教育实验发展的历史分析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彭蜀晋;;科学哲学及其对科学教育理论研究的价值[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6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森林;中职生厌学问题与应对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魏群;中学班主任专业化:专业素养及实施路径[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何程妍;苏州市中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卞良;中学生网络礼仪教育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有信;教育学的对象及其两个相关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2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庄西真;由教育学问题说开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檀传宝;教育学和德育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基础问题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5 龚群;论人生的目的和理想[J];江淮论坛;1987年02期
6 姚炳坤;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兼与孙锡敏同志商榷[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1期
7 张斌贤;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教育科学;1997年01期
8 陈桂生;;教育学研究对象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期
9 谢兰荣;;教育学研究对象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期
10 刘仲全;教育学对象观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元宽;;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反思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11期
2 李润洲;;论问题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0期
3 李江原;论中国教育学的学术建设[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陶志琼,袁圣军;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研究对象辨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闫智勇;何履胜;;教育异化研究之哲学反思[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刘伟芳;我国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历时考察与现时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3期
7 郝文武;教育学研究对象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樊鹏威,史玉昭,秦铁中;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西农经;1995年01期
9 杨韧;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中的教育问题及其出路[J];现代日本经济;1996年05期
10 王瑛;;尊重孩子的感受[J];幼儿教育;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江;;素质与教育问题的早期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梁国民;崔光彬;魏经国;宋立军;张纪;张孝勇;;放射诊断科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朝由;;浅谈老年人的教育问题[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研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永刚;;“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及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李立;;科技馆中的教育问题[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8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郭丹;;关于日本PT、OT的教育问题——教学内容及教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陈国彦;;台湾的高中地理教育问题[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支柱;点名问题背后的大学难题[N];东方早报;2007年
2 臧耀红;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N];菏泽日报;2005年
3 省政协委员 魏绍芬;切实解决进城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新华日报;2004年
4 王季冬;应加倍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实习生 陈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国考”[N];工人日报;2010年
6 钱薇;让员工与企业共成长[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赵健雄;大学教育确实需要打假[N];南方周末;2007年
8 白伟邋段晋会;市民反映的教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N];太原日报;2008年
9 旺苍职业中学 青永聪;直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N];广元日报;2010年
10 姜堰市蒋垛中学 吉鹏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与思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之骐;公共领域中的师生教育话语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钱风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小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秦树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刘金红;从课程角度探讨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4 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缪文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城市中心主义”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磊;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张磊;“80后”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透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华灵燕;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雷树虎;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小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73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17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