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夸美纽斯的“新工具”——兼谈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
[Abstract]:Comenius was a famous educator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ut the mechanism of his thought cre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w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by later generations. Rereading his original works and touching his idea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thod and methodology ha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to our research work toda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分类号】:G6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静;从《大教学论》看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宁;颜元的实学思想与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邓友超;“教学如游戏”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高桂娟;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时机与紧迫性[J];教育与现代化;2003年02期
5 方小玲;;大学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1期
6 杨运鑫;大学制度: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芦文慧;;市场经济视野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李家黎;谢芳;;合作学习: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宗藕芬;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优化学生心理环境[J];教育探索;2003年08期
10 郑寒芳;德育情境创设的多维指向的哲学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秀琼;福清市第三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靖;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管理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周侠;我国实施中等教育分流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刘薇;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玲;中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及学校管理促进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应招;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温慧君;论作文教学中的说写结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平;学前儿童对说谎的理解与评价及与实际行为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宏伟;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优化[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万湘;英国大学制度演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本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2 吴小玲;试评夸美纽斯的直观性原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3 何慧君;《大教学论》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论述(上)[J];安徽教育;1983年09期
4 涂途;夸美纽斯教育学中的美育因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5 姜文闵;夸美纽斯教学论的基本涵义和历史地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赵天岗;班级上课制度产生的疑义简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7 朱起成;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6期
8 С.П.巴拉诺夫 ,刘直奉;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和托尔斯泰论教学的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02期
9 潘后杰;评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0 陈炳文;正视遗产 慎用贬词——与燕国材同志商榷[J];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许远理;郭克敏;朱新明;李亦菲;;从认知负荷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林增春;;信息化与教育改革[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向伍 通讯员 李为群;学好普通话讲好外国语[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刘媛;爱伴四季[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于果;新世纪怎样当老师[N];光明日报;2000年
4 文京;一雨问秋叶渐红[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陆峰;专家谈“小班化”教学[N];新华日报;2001年
6 罗伟国;诉诸图像的初级教科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7 昆一中 张吟佳;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8 罗伟国;略叙“万有图库”[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刘晓东;儿童教育面临的抉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江苏省苏州幼儿师范附属花朵幼儿园 唐伟娟;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意识[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丁杰;理想学生观的时代解读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洪彬;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世民;夸美纽斯的人性观对当代科学学生观建构的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高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81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18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