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加法策略发展及其教育启示
[Abstract]:Calcul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mputing ability, which reflects the children's thinking process and problem solving level. At present, the types, level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early addi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use, express and communicate strategies, kindergartens should actively use these research results when carrying out calcul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wareness and level of strateg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分类号】:G6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杜宏,刘电芝;希格勒的策略研究新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陈英和,赵延芹,仲宁宁;关于小学儿童算术策略的理论及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3 陈英和;李琳;尹称心;;幼儿加减法运算中的策略发展特点[J];心理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晖;王福兴;沃建中;李雅红;;小学2~5年级儿童基于成功基础率的策略适应性[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2 巩子坤;;论理解的层次性与接受学习的取向——以乘法交换律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1期
3 曹一鸣;王竹婷;;数学“核心思想”代数思维教学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4 李yN;;美国学校数学教育中的“数学交流”[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建国;iGeo:智能几何软件的定理证明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慧;PISA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枫;工作记忆、类比推理与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孔建霞;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锐;7年级学生从算术向代数过渡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卫锋;高中数学建模中教师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庞明石;指导高中生数学解题策略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贾立忠;中、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芦淑坤;图形与变换课程内容的教科书呈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芳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娟;对小学生“视图初步”认识的测试与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莲英;引导儿童在建构中排除学习障碍[J];江西教育;1991年09期
2 沃建中,李峰,陈尚宝;5—7岁儿童加法策略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3 王葵,刘电芝;联结分布模型与儿童加法策略选择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加龙;中考作文复习“加减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08期
5 张加龙;中考作文复习“加减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4年31期
6 陈英和,赵延芹,张可娟,王明怡;7-8岁数学学习困难与正常儿童加法策略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1期
7 陈英和,赵延芹,王明怡,张可娟;题目类型对加法认知策略选择影响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8 陈尚宝,沃建中,罗良;8~11岁儿童解决加法等值问题的策略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9 周敏;“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片段与分析[J];中学生物学;2005年09期
10 刘颂;;儿童早期加法策略发展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263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26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