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幼儿园实践混龄教育的困难与建议
[Abstract]:Mixed age education has its unique valu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especially for emotional learning. Under the current one-child polic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mixed ag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in our country. However, the lack of parents' understanding and the support of experts' theory, the deviation of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the shortage of funds, and the fact that the teachers' level is low and the ratio of teachers to children is too high in our country are all un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xed age education model in our country. The strategies of changing parents' concept, improv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carrying out empirical research, constructing relevant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making local work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mixed-age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星辰幼儿园
【分类号】:G61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小英;哲学视角下儿童游戏的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冯永刚;游戏——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Z1期
3 吕晓昌;体育游戏对矫正城市幼儿不良心理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灿辉;童年之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芳;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邵小佩;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智茹;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侯会美;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创造性教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朱若华;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致远;玩耍视域中的物理新课程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的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艳蓉;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琴;E-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丽;4-6岁幼儿同伴嬉戏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荣根;蒙台梭利方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1期
2 ;幼儿园教师自测试题幼儿教育学部分[J];幼儿教育;1987年05期
3 ;编辑手记[J];学前教育;1997年06期
4 霍利岩;关于蒙台梭利教育模式走入中国的思考[J];学前教育;1997年06期
5 ;美国版的蒙台梭利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年06期
6 雨佳;“中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计划”启动仪式及“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研讨会[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7 刘培英;蒙台梭利的教育价值观浅析[J];教育导刊;1998年S6期
8 刘培英;;蒙台梭利的教育价值观浅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1998年06期
9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台湾[J];早期教育;1999年12期
10 施渫非;匈牙利幼儿教育掠影[J];教育导刊;2000年S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陈若葵;把蒙台梭利请回家[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艾琳工作室;走进蒙台梭利[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周俊佳;托起明天的太阳[N];凉山日报(汉);2005年
4 凉州区教育局;精心创特色 精细树品牌[N];武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杨杨;学前教育:殊途,,同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周波;成都统筹城乡配套终身优质均衡教育的范本[N];成都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肖慧;我省民办教育走特色优质发展之路[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洁女;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传播及本土化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徐琳;蒙台梭利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理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6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26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