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的隐性伤害及其预防措施
[Abstract]:Recessive personal injury is a kind of mental injury to young children, which is hidden in form and not easy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but the harm is often deeper and more lasting than that of explicit injur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orms,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idden injuries of young childre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护理学院;
【分类号】:G6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房艳梅;论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王萍;王惠来;曹莉;;论对中小学生隐性伤害的规避[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3 王辉;校园情境中的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4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5 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年04期
6 屈卫国;幼儿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及其科学矫正[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刘冬梅;关于学生隐性伤害的法律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林芹,张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李晓东;高秋凤;;中小学教师对欺负的界定及对三种欺负类型的认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3 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2期
4 杨希洁;;中小学欺负行为的特点及干预[J];中国德育;2007年08期
5 史俊霞,余毅震;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4期
6 孙凤琴;;隐性伤害: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河北科技图苑;2006年04期
7 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何进军;中小学生欺侮行为方式与特点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9 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裴丽颖,刘肖岑;教师对学校欺负的干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亚真;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亮;童年中期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姚利;儿童青少年价值观、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艺馨;童年中期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代芳芳;攻击性和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许燕;初中校园欺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宋欣春;自尊稳定性对外显以及内隐攻击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连友;3-5岁儿童受欺负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方福勤;论中小学校对学生精神损害的救济责任与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艳;小学校园中学生隐性伤害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尘;别让药伤了孩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06期
2 杨宝忠;培养关心型教师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3 杨宝忠;论对儿童隐性伤害的规避[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4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6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7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彩云;努力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J];幼儿教育;2005年05期
2 施燕;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J];幼儿教育;1990年Z1期
3 朱淑雯;女儿入园记[J];幼儿教育;2003年Z1期
4 陈军平;;我身边的幼儿园教师[J];幼儿教育;2006年09期
5 王晓芬;由“幼儿园不好,幼儿园不让想家”想到的[J];幼儿教育;2005年Z2期
6 余碧君;愿“自讨苦吃”的幼儿园更多一些[J];幼儿教育;1991年03期
7 宁秋萍;;理清思路实现幼儿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J];山东教育;2005年33期
8 俞妮亚;给予幼儿各种适当的帮助[J];幼儿教育;1990年12期
9 张洁;立足园所实际 促进幼教发展[J];宁夏教育;2005年Z1期
10 李莉;百年幼儿园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幼儿教育;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鑫芬;冯素文;张缨;周杏仙;李卢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后患者性心理影响的研究[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卢惠海;侯秀玉;郑春英;;护理行为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影响与对策[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张菡;;澳门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况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余强;;网络游戏研究进展评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彭子强;黄晓明;;手术室噪音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与护理对策[A];首届国际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5年
6 崔红霞;;实情告知程度对白血病患者心理影响的分析[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刘纯一;;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及对策[A];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余霞;;《走进群体:消费时代大众媒介的心理策略》[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邓爱文;;脑外伤对患者及家属心理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刘琳;;手术室噪音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学文;我省将对幼儿园教师用书开展审查[N];湖南日报;2009年
2 邱红杰 顾瑞珍;隐性伤害 不容忽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吴利红;隐性伤害孩子心中的痛[N];黑龙江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美娟 周伟;取个外号,,可能成为孩子一生的痛[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不要伤害我们的孩子[N];延安日报;2006年
6 王巍;加息之箭射穿3000点大关[N];河北日报;2007年
7 上海总队二支队 何兴德;警惕对部属的隐性伤害[N];人民武警;2008年
8 程守勤;家庭是否完整对青少年心理影响巨大[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朱宝琛;政策组合拳 心理影响不容小觑[N];证券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方定超 毕朝晖;英山县春节期间倾心呵护留守学生[N];黄冈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建安;企业信息化与组织结构的行为科学研究[D];浙江大学;1999年
2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3 胡勇;传染病与近代上海社会(1910~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燕;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雪萍;武汉市幼师生的供给及幼儿园教师的选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曾淑玲;澳门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况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蓉;幼儿园教师入职三年内的关键事件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孟静;对我国校园中未成年学生隐性伤害的认识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侯素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秦奕;幼儿园教师问题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继英;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及其观念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天莹;试析全员聘任制对边疆中学教师心理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徐鸿;幼儿园教师专业生活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8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28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