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日本教习对中国幼教事业初期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03 12:01
【摘要】:清朝末年,清政府在全面模仿日本学制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幼儿教育作为学制第一阶段的法律地位。为弥补国内幼教师资的不足,除了选派学生留学日本外,新设立的幼稚园或蒙养院都争先恐后地聘请日本教习,由她们主持幼教机构开办章程与课程设置,并承担具体的保教工作。随着女子受教育禁忌的打破,女子师范学堂及私立幼教师资培训机构也积极聘请日本教习,为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幼教师资。因此实事求是地说,虽然大量引入和倚重日本教习产生了"东洋化"等弊端,日本教习对推动中国学前教育的初期发展还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的。
[Abstract]: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Qing government confirmed the legal statu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s the first stage of schoo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mitating Japanese school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sending students to study in Japan, newly established kindergartens or Mongolian homes are scrambling to hire Japanese teachers to conduct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nd courses offered by kindergarten institutions. And undertake specific care work. With the breaking of the taboo of women's education, women's normal schools and private preschool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have also actively engaged Japanese teachers and trained the earliest group of preschool teachers for China. Therefore, to be realistic, alth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reliance on Japa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s brought about many drawbacks, such as "orientalization", Japa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委托科研项目“中国人留学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9.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运君;京师大学堂和近代西方教科书的引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陶士和;试论中国留日学生与晚清政局的大变动[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4 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兼评《中外教育交流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5 史革新;辛亥革命与近代科学传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谷贤林;百年回眸:外来影响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乔兆红;湘籍留日学生与湖南近代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衣保中,郭欣旺;藤田丰八与清末中国西方农学引进[J];东北亚论坛;2004年03期

9 黄尊严,徐志民;清末山东留日学生考释[J];东岳论丛;2004年02期

10 王璐;曹云亮;;论高等教育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的转移[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樊志民;强百发;;中日韩农书的翻译及其传播研究[A];第六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静;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4年

8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郭明;中国监狱学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郑素青;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女子教育[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s,

本文编号:2307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307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