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中国近代儿童公育与非儿童公育思潮对婴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推进

发布时间:2018-11-14 10:27
【摘要】:儿童公育与非儿童公育是中国近代两种教育思潮。前者力主先将大家庭小型化 ,后把大小家庭一齐废除 ,家庭养育儿童的任务也随之先社会化 ,再完全公育 ;后者反对废除家庭 ,认为只把大家庭离析为小家庭就可以了 ,家庭养育儿童的任务亦需交社会承担。两种思潮互相争鸣 ,持续长久 ,推动了中国近代家庭的变革和婴幼儿教育社会化的进程。
[Abstract]:Children's public education and non-child public education are two educational trends in modern China. The former advocated the miniaturization of large and small families, then the abolition of large and small families, and the task of raising children in the family was also socialized first, and then completely public; The latter opposed the abolition of the family, arguing that it was 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extended family into a small family, and that the task of raising children in the family had to be entrusted to society. The two trends of thought contended with each other and las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promoted the reform of family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infant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作者单位】: 重庆教育学院!重庆市400067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市400715
【分类号】:G6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全红;传统向现代的嬗变:民国时期家庭模式与观念的鼎新[J];河北学刊;2003年06期

2 刘丽;;式微中的更生:民国时期农村宗族的历史境遇[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秦海霞;婚姻与纵向社会流动——上海市民的婚姻观念[J];社会;2003年10期

4 田霞;20世纪上半期农村家庭亲子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5 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J];伦理学研究;2003年01期

6 谢晓婷;民国时期离婚率高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魏闽;思南路47-48号街坊的整体性保护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赵芳;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技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俊;20世纪中国小说中婚姻文化的发展流变[D];山西大学;2007年

2 王亚敏;民国婚姻法律的基本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邱志仁;从《妇女杂志》看1920年代的城市妇女[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房春丽;建国初期广州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950-1953年)[D];暨南大学;2007年

5 白玲玲;清末民初上海市民的社会生活及社会观念变迁——兼谈大众文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张茂梅;试论清末民初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1901—1928)[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余华林;中国现代家庭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丁志猛;当代乡村社会秩序的解读——以江西省云山镇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研究(1932.12-1935.4)[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赵长福;湖南近代的婚姻家庭[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沙;康有为的学前教育观[J];幼儿教育;1986年07期

2 南云智,顾忠国 ,刘初霞;茅盾早期的妇女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3 白水纪子 ,顾忠国;沈雁冰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想[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4 曹小丹;范崇山;;五四时期的苏州《妇女评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前山加奈子;论《妇女园地》对传统妇女观的批判——中国三十年代的女性主义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6 潘国琪,张继昌;恽代英的教育思想简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钱威;论茅盾的教育观——茅盾的文化观之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8 王军为;试论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张晓丽;简评五四时期的妇女刊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赵忠心,孙云晓,张先翱;怎样做合乎时代潮流的父母──蔡元培等论家庭教育[J];少年儿童研究;1999年12期



本文编号:2330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330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