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性别话语初探
本文关键词:幼儿性别话语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性别话语 幼儿 性别差异 性别文化 言语行为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幼儿园自由游戏玩乐中的幼儿性别话语,旨在揭示幼儿性别意识建立的年龄阶段。该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主要借助幼儿园视频监控系统对典型的视频片段进行话语分析。通过对视频的分析后发现,三岁到六岁半的幼儿性别话语差异明显,这些差异从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性别文化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方面可以寻求到相关支持,同时也给相关理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视角和细化研究维度。
【作者单位】: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关键词】: 性别话语 幼儿 性别差异 性别文化 言语行为
【基金】: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2013年度立项课题《职业道德的文化要素透析》,项目编号:WHSZZD003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引语本文的幼儿话语研究主要采用自然观察法,通过对幼儿的话语分析来发现儿童性别话语特征,研究幼儿性别意识建立的年龄阶段性。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广东省一所“省一级”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幼儿年龄范围为三岁到六岁半。该幼儿园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家长可以随时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群英;论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建和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李斌;先进性别文化及其构建刍议[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3 黄桂霞;性别文化的去向——从权力文化到平等性别文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李智环;;由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析建构新型性别文化的重要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陈耀;关于性别文化与性别不平等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6 陈月新;李娜;;关于就业性别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包芳;;人生不同阶段对性别文化的内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蔡荷芳;;性别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9 顾爱华;;论先进性别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储霞;李英;段冰冰;;女性就业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包芳;周晔;;性别文化的社会责任[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张敬婕;;2010年性别事件中两个尴尬的榜样[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3 方刚;;备选事件[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4 杨扬;刘军;陈敏杰;杨志强;郑积梅;俞敏华;曹莹;黄芳;;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达为参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5 蒋霞;王莉;;Probing into Hofstede’s Masculinity/Femininity Dimension and Proposing Solutions for Localizing Research in China[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祖嘉合;;男女平等与和谐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社会发展与文明对话”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N];中国妇女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廖申展;教育是有性别的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李秋芳;关注性别文化 创造美好生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马焱;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努力构建和谐的性别文化[N];中国妇女报;2007年
5 车立平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人口计生委;推进性别平等 促进社会和谐[N];中国人口报;2006年
6 张鸣岐邋实习生 袁文瑞;本市开展“和谐性别文化进校园”活动[N];天津日报;2008年
7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谭琳;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陈月新 李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河北大学图书馆;关于就业领域性别文化的分析[N];中国人口报;2009年
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郑茹月;“性别与文化研究”学术综述[N];湖北日报;2009年
10 杨易;加强性别教育 形成健康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N];中国妇女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南储鑫;乡村性别文化重构[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白军芳;《水浒传》与《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馨怡;大众传媒视野下性别文化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晓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交际中的性别文化差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晓艺;社会性别文化视野下的贵州苗族女性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4 庄丽红;职业隔离与城镇男女工资性别歧视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艳;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先进性别文化观念的培养[D];苏州大学;2009年
6 彭德乔;黔东南州人口性别文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万茸茸;性别文化及身势语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李亚楠;同妻群体的反抗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明菊;妈祖崇拜的性别文化视角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10 杜利娜;居“变”思“稳”?[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0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78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