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教育行业中大量需求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需要能说会演、能唱会跳、能学会弹等多种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和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加之社会对该专业学生存在一定误解,使之认为就业工作要求不高和就业难度不大等片面认识。面对以上情况,本文充分运用就业指导相关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C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就业指导教师、幼儿园园长、学生家长等进行访谈,以期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实背景,以及分析学校再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就业指导方式,建立健全学校就业指导措施,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以此来解决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调研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眼于就业指导理论,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的体制机制,为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毕业生 就业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7.38;G6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5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研究的目的11
- 2.研究的意义11-12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国外研究现状12
- 2.国内研究现状12-13
- (四)研究的方法13-15
- 1.问卷调查法13
- 2.提纲访谈法13
- 3.文献资料法13-15
- 二、概念界定和就业指导相关理论15-20
- (一)概念界定15-16
- 1.学前教育专业15
- 2.就业指导15-16
- (二)就业指导相关理论16-20
- 1.职业选择发展理论16
- 2.职业变动模式理论16-17
- 3.职业生涯规划理论17-20
- 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实背景20-25
-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简介20
- (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实背景20-25
- 1.儿童产业前景光明20-21
- 2.幼儿教师严重不足21-22
- 3.市场潜力影响需求22-23
- 4.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3-24
- 5.专业人员流失严重24-25
- 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5-34
- (一)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25-27
- 1.就业指导工作程序机械化25
- 2.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单一25-26
- 3.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单一26
- 4.就业指导过程缺乏全员性、全程性26-27
- 5.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27
- (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27-28
-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28-31
- 1.毕业生就业目的不确29-30
- 2.毕业生就业心态未调整30
- 3.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30-31
- (四)学校就业指导内容和具体措施存在问题31-32
- 1.对就业指导的功能理解有偏差31
- 2.就业指导重视结果和轻视过程31-32
- 3.缺乏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32
- 4.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32
- (五)学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32-34
- 1.就业指导水平参差不齐32
- 2.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规划32-34
- 五、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34-39
- (一)创新就业指导方式34-35
- 1.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34
- 2.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就业34
- 3.形成就业指导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模式34-35
- 4.全程服务学生就业过程35
- 5.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就业指导35
- (二)建立健全学校就业指导措施35-37
- 1.明确就业指导工作认识35-36
- 2.构建就业指导工作体系36
- 3.建立健全就业指导队伍36
- 4.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36
- 5.树立以办学质量立校的理念36-37
- (三)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能力37-39
-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37
- 2.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37
- 3.增加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37-38
- 4.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高尚人格的塑造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一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41-44
- 附录二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访谈提纲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冰,蔺凤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趋势[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2 张月军,杨军;论就业指导与大学生主动就业[J];江苏高教;2000年05期
3 张效英;加强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钟培伍,颜湘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南方人口;2000年03期
5 吴农;就业指导应在“三结合”上下功夫[J];职教通讯;2000年10期
6 孙英浩;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晓兵;;就业指导:方兴未艾的热点——全国首届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会议侧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年02期
8 郑晓明;;就业指导工作谋略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年06期
9 马俊杰;就业指导大有可为[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6期
10 瞿振元;;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凯;;论辅导员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栾彦;;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李惠娥;;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指导需求与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董华群;;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职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昱英;;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蕾莅;樊富珉;;高校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实践的双向反馈——对16所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孙钢;鲍作臣;刘涛;;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严建雯;蒋月君;陈传锋;;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建构与就业指导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俞亦峰;;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研究[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赵建彬;只海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 陈玉华;高校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贺宇;就业指导两面观[N];云南日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 张超;让就业指导走出尴尬境地[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汪大正;就业指导也需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任占忠;就业指导需实现四个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徐敏 本报实习生 陈珊珊;就业指导讲座缘何成“鸡肋”[N];解放日报;2005年
7 ;毕业生亟需就业指导[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陆士华;大学应尽早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徐宁;高校毕业生呼唤个性化就业指导[N];新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万山;要做好我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N];光华时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书杰;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立体化就业指导模型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颜金;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探讨[D];湘潭大学;2008年
3 严雯丽;地方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本贤;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之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耿;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梁奎;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案例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宋艳琼;政府主导下的民办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完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R购炀,
本文编号:790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79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