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研究
【摘要】: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同时代下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有许多研究者对“爱”进行了研究。已有的关于“爱”的研究主要是以成人的视角,缺乏儿童视角的相关研究。儿童有表达自己的权利,他们的“声音”应当被关注。本研究从儿童视角出发,选取了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探寻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作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力图展现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整理大班幼儿的访谈资料,结合研究者的观察及幼儿的绘画作品,研究者力图呈现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现状,具体包括:在幼儿眼中“爱是什么”、爱的重要性、爱的具体表现、爱的表达方式以及爱的体验等方面。研究发现,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大班幼儿对“爱”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们能够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爱。在如何向他人示爱时,他们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幼儿对爱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具有多样性、表面性与不稳定性、具体性以及差异性的特点。幼儿对“爱”的理解呈现出这些特点主要是受幼儿自身、幼儿园、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研究者对大班幼儿理解的爱进行思考,发现幼儿爱的对象里出现“教师缺失”现象,他们对“爱”的理解存在自我中心倾向,对“爱”的辨识能力有待提高,大班幼儿普遍具备关爱技能。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爱的理解现状,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以提高幼儿对“爱”的理解力。
【关键词】:爱 爱的理解 大班幼儿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0-12
- 一、“爱”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11
- 二、基于对“儿童视角”的研究兴趣11-12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2
- 一、理论意义12
- 二、实践意义12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2-19
- 一、不同视域下对“爱”的理解研究12-15
- 二、关于幼儿爱的教育的研究15-16
- 三、儿童视角中有关“爱”的研究16-17
- 四、以儿童视角进行的其他相关研究17-19
-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述19
- 第四节 概念界定19-21
- 一、爱19-20
- 二、爱的理解20
- 三、儿童视角20-21
- 第五节 研究方法21-25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21
- 二、研究方法21-25
- 第二章 大班幼儿对“爱”的表述25-56
- 第一节 爱是什么25-37
- 一、幼儿对“爱”的定义25-32
- 二、幼儿对“爱”的定义形式32-33
- 三、幼儿“爱”的对象33-37
- 第二节 爱的重要性37-42
- 一、爱能够满足精神上的需要37-39
- 二、爱能够满足物质上的需要39
- 三、爱代表最重要的人39-40
- 四、爱能让人合作、团结,若没有爱,会带来不堪的后果40-42
- 第三节 爱的具体表现42-47
- 一、具体行为上的表现42-46
- 二、愉悦的表情46-47
- 三、赞美、鼓励的言语47
- 第四节 爱的表达方式47-52
- 一、幼儿向家人表达爱的方式48-50
- 二、幼儿向同伴表达爱的方式50-52
- 第五节 爱的体验52-56
- 一、幼儿被人爱时的心里感受53
- 二、幼儿去爱别人时的心里感受53
- 三、当爱与生气相遇时的感受53-56
- 第三章 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特点及影响因素56-74
- 第一节 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特点56-65
- 一、对爱的内涵理解的多样性56-59
- 二、对爱的行为理解的具体性59-61
- 三、对爱的对象理解的不稳定性61
- 四、对爱的理解的表面性61-63
- 五、对爱的理解的差异性63-65
- 第二节 影响幼儿对爱的理解的因素65-74
- 一、幼儿心理发展特点65-66
- 二、幼儿园的因素66-68
- 三、家庭因素68-71
- 四、社会文化因素71-74
- 第四章 思考与建议74-84
- 第一节 对大班幼儿爱的理解的思考74-79
- 一、幼儿爱的对象里出现“教师缺失”现象74-75
- 二、幼儿对爱的理解存在“自我中心”倾向75-76
- 三、幼儿对“爱的行为”的辨识能力有待提高76-77
- 四、幼儿普遍懂得关爱他人的技能77-78
- 五、幼儿渴望家人“爱”的陪伴78-79
- 第二节 对幼儿“爱”的教育建议79-84
- 一、树立正确的爱的教育观念79
- 二、爱的教育内容要综合考虑多个主题79-80
- 三、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爱心80-81
- 四、营造良好的“爱”的环境81-82
- 五、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的交往82-83
- 六、多给幼儿体验爱、表达爱的机会83-84
- 参考文献84-88
- 附录88-9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4-95
- 后记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黎君;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王文玲;;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叙述特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文玲;;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创作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4 李红梅;;儿童视角发生机制及诗学内涵[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刘慧敏;李枫;;儿童视角下的香港都市观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黎君;;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本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7 沈玉芬;;联比:基于儿童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13年17期
8 陈昕;;论鲁迅作品中的儿童视角[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姜瑜;沈杏培;;儿童视角的诗学阐释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咪咪;;儿童视角下的人文关照——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梅;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巧妙融合的典范[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成尚荣;儿童让你拥有儿童视角[N];中国教师报;2014年
3 萧萍;儿童视角的情绪感悟[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朱华东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让儿童视角成为教育坐标[N];中国教师报;2012年
5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 刘畅;从儿童视角出发建构学校公共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王星;世博展馆动画电影:用儿童视角憧憬未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7 早报记者 庄颖;“用儿童视角拍电影是个伪命题”[N];东方早报;2014年
8 樊发稼;《秋天的故事》摆正了儿童视角[N];文艺报;2001年
9 武隽;用儿童视角报道两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罗文胜;每天都是开放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黎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迪;儿童视角研究:儿童研究的新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婷婷;教师儿童立场的重建及其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卢姗;勒克莱奇奥儿童视角小说的流浪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平平;5~6岁幼儿眼中的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云燕;当代女性作家儿童视角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谢凤;大班幼儿对“爱”的理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卫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艳宗;近二十年来小说中儿童视角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9 刘赛;试论现代小说中的儿童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瑞婷;儿童视角的运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7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85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