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摘要】:幼儿期是自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3-4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的人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属于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在其社会化进程中一个关键要素,其发展水平对于幼儿优良的人格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幼儿时期的自我控制水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之后的学业状况和社会成就都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儿童的自控发展与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父母的教养方式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部分,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区选取5所幼儿园170名小班幼儿作为被试,对幼儿教师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控制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家长的教养方式中,其对待孩子的消极的教养行为,是儿童自控发展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下,采用较为民主性的教养方式,则是幼儿的自控发展中的有利因素。2.幼儿的自控能力存在性别差异根据不同性别幼儿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控能力以及其在心理上的发展是存在性别差异的,由于两性的心理发展规律略有差异,因而男女在自控发展上会遇到各不相同的发展问题,从而存在不同的自控表现,也就是说,不同性别的幼儿,其自控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女孩的自控发展普遍好于男孩。3.女童的自控水平更易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为女童自身的情感更细腻,情绪易受外界波动的影响,在家庭教养环境中,父母对孩子教养方式中各因素,都会对女孩的自控能力发展产生显著于男孩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尤其引起注意。
【关键词】:幼儿 自我控制 家庭教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8;G61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一) 研究的缘起7-8
- (二) 研究意义8
- 二、核心概念界定8-11
- (一) 自我控制8-10
- (二) 家庭教养方式10-11
- 三、相关文献综述11-15
- (一) 有关自我控制的研究11-14
- (二)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14-15
- 四、研究方法15-17
- (一) 文献法15
- (二) 问卷调查法15-17
- 五、研究结果统计17-25
- (一) 关于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17-18
- (二)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18-21
- (三)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21-25
- 六、讨论25-29
- (一) 小班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基本特征25
- (二) 家长教养方式与小班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相关25-27
- (三) 家庭教养方式与不同性别幼儿自控力发展的相关27
- (四) 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控发展的相关27-29
- 七、结论和建议29-30
- (一) 结论29
- (二) 建议29-30
- 八、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30-32
- (一) 关于研究方法的使用30-31
- (二)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取31
- (三) 关于研究内容的构成31-32
- 参考文献32-33
- 附录1 《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33-34
- 附录2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34-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汪琼;;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探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5期
3 张波;李德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罗苑;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方燕萍;;农村初中家庭教养方式引起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9期
6 张亦慧;周建立;;深圳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7 管夏瑜;洪慧敏;;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2期
8 葛晓亮;;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论辩——一个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J];沧桑;2011年02期
9 张兰君;赵晓伟;;论我国家庭教养方式中的人格培育[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5期
10 倪晓莉;陈思路;常虹;;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晋蜀;严峥;李昆;郭涛;郭鹏;刘华;;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概况及对青少年网瘾行为的影响[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韩斌;张文新;陈光辉;李春;;家庭教养方式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儿童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小华;;浅谈品行障碍患者的家庭教养方式问题[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张劲梅;张庆林;;大理喜洲白族家庭教养方式调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陈;张心玮;;家庭教养方式与同伴友谊对流动儿童外显和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斌;程婕婷;;功能性躯体症状的母系代际传递性: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舒蕊;从心理角度看家庭教养方式[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泗阳县三庄初级中学 葛以升;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李文;心理幼稚是怎样形成的[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王 林;孩子为什么“长不大”[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 唐利荣;父母是幸福领路人[N];健康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春霞;家庭教养方式对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党羚尹;农村小班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入园适应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毛静;“独二代”家庭教养方式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谭婉萱;团体训练对初中生共情水平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琳;不同类型学生班级环境、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悦;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素质、学业行为的中介作用[D];西南大学;2016年
7 文娟;视障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周子凤;青春发动时相、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情绪问题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敏;统筹城乡视角下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10 任越;家庭教养方式与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73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87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