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南方谈话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27 15:09

  本文关键词:南方谈话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南方谈话 经济新常态


【摘要】:1992年春天,邓小平赴南方多地考察,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重要谈话,统称为“南方谈话”,距今已过去了二十余年。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同年十月举行的中共十四大正是根据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深刻认识,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其中最具中国特色、最具创新性的一部分。从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这个理论在不断的更新、丰富和完善,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领先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已发生了实质性转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以中高速增长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从高速度到新常态,原有的要素投入、外延扩张的效应边际已现,中国经济原有的增长动力开始减弱;同时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第一轮改革红利逐渐耗尽、社会处在转型和变革的关键关头,如何看待“慢下来”的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新常态”、平稳度过过度期,都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紧要问题。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从“南方谈话”到“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其中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着发展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深化改革,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的。本文梳理了从南方谈话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提出的过程,接着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变化着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进程,最后阐述了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探索、新发展,落脚于发展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分析揭示了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南方谈话 经济新常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3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3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的创新之处13-14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14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4-15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研究思路14-15
  • 第2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5-22
  • 2.1 南方谈话的重大理论突破15-17
  • 2.1.1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15-16
  • 2.1.2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发展市场经济16-17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7-21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18-19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20
  • 2.2.3 两种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20-21
  • 小结21-22
  •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2-32
  • 3.1 所有制理论的发展22-25
  • 3.1.1 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22-23
  • 3.1.2 创新公有制经济含义和实现形式23-25
  • 3.1.3 以“两个平等”完善基本经济制度25
  • 3.2 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25-27
  • 3.2.1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25-26
  • 3.2.2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26-27
  • 3.3 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27-29
  • 3.4 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发展29-31
  • 3.4.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9
  • 3.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9-30
  • 3.4.3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0-31
  • 小结31-32
  • 第4章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32-41
  • 4.1 经济新常态的提出32-33
  • 4.1.1 近年来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出的新现象32-33
  • 4.1.2 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33
  • 4.2 新常态下的机会与挑战33-34
  • 4.3 坚持“硬道理”适应“新常态”34-40
  • 4.3.1 坚持创新发展34-36
  • 4.3.2 坚持协调发展36
  • 4.3.3 坚持绿色发展36-37
  • 4.3.4 坚持开放发展37-39
  • 4.3.5 坚持共享发展39-40
  • 小结40-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森;;遵循南方谈话精神 加快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看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06期

2 钟祥财;;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J];传承;2012年03期

3 郭燕敏;;浅析南方谈话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12年23期

4 周瑞金;;新“南方谈话”开拓改革开放新局面[J];中国中小企业;2013年01期

5 周锐京;“南方谈话”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J];四川党史;2002年02期

6 王蓬;;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J];知识经济;2009年04期

7 李罗力;;重新审视南方谈话现实价值[J];中国报道;2012年02期

8 何晶;;1992南方谈话记忆[J];中国报道;2012年02期

9 宋西雷;;实干就是实实在在地干实事——写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之际[J];办公室业务;2012年08期

10 黄挺;;重温南方谈话 坚持改革开放[J];南方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剑杰;;创造中国新历史的指路之作——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哲学蕴含[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邵建光;;邓小平“南方谈话”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3 储东涛;;“南方谈话”与“经济发展平台”理念的生成[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雍涛;;“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刘东和;;轰开计划内核 结束世纪之争——回顾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功绩[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6 曾向阳;;“南方谈话”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7 薛晓荣;;“南方谈话”与苏东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发展走向——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何佳泉;;“南方谈话”与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培养[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9 肖光荣;;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人的全面发展[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10 黄世贤;;一条极其重要的基本政策——重新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石川(江苏);向“南方谈话”致敬[N];嘉兴日报;2012年

2 广州市社科联主席 顾涧清;继续先行先试是对南方谈话的最好纪念[N];南方日报;2012年

3 本社记者 王涵 整理;“南方谈话”:仍是改革的最佳教材[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4 楚双志;凝聚南方谈话理论精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5 鲁振祥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南方谈话”的当代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潘真;重温“南方谈话”[N];联合时报;2012年

7 贾可卿;重温南方谈话 推进理论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8 吕绍刚;纪念小平南方谈话,勿忘为何而出发[N];台州日报;2012年

9 秦晓鹰;南方谈话关乎中国七大问题[N];学习时报;2012年

10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迟福林;南方谈话当下意义何在[N];浙江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亦如;南方谈话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毛智慧;邓小平“南方谈话”多视角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江平;邓小平南方谈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延安大学;2011年

4 秦岚;从功能语法视角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英文翻译的物质过程[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郭燕敏;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主要精神及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4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104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