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22:07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全民共享,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市场与政府保障结合的住房制度,使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加强,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近年来沈阳出台了不少保障性住房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也逐年扩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多为城市边缘,使保障性住房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布局的研究,将有利于解决保障性住房低使用效率、城市边缘住房资源浪费的问题,以促进完全发挥保障房的社会保障作用。本文的研究核心为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分布。首先,简要介绍我国及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背景和基本现状之后,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保障性住房用地分布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其次,梳理出其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优点和缺点,吸取好的方式方法、方针理论;再次,通过对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用地分布情况的归纳总结,总体把握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分布情况,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分析,得出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最后,总结出目前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布局上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城市中心和郊区分别提出改善保障性住房用地分布的策略,优化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体系,城市中心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城市中心区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已建或正在建的边缘保障性住房,从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混居,避免空间分异。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住房用地 空间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一)研究背景8
  • (二)选题的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一)国外研究现状9-10
  • (二)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1-12
  • (一)研究思路11-12
  • (二)研究方法12
  • 四、研究内容12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12-14
  • (一)创新之处12-13
  • (二)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的相关概念理论14-18
  • 一、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界定14
  • (一)保障性住房的概念14
  • (二)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类型14
  • 二、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的相关理论14-18
  • (一)住宅区位选择理论14-15
  • (二)居住空间分异理论15-16
  • (三)地租理论16
  • (四)住房梯度消费理论16-17
  • (五)住房过滤理论17-18
  • 第三章 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问题18-30
  • 一、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18-23
  • (一)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历年建设情况18-19
  • (二)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情况19-21
  • (三)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的实例分析21-23
  • 二、基于AHP的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策略分析23-26
  • (一)保障性住房选址策略递阶模型构建23-25
  • (二)基于AHP的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25-26
  • 三、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26-30
  • (一)公共交通网络的便利性低26
  • (二)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完善性低26-27
  • (三)职住空间分离易降低就业率27-28
  • (四)集中建设易导致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28
  • (五)保障性住房远离城市中心易增加居住成本28-30
  • 第四章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30-34
  • 一、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30-32
  • (一)由远郊向近郊转移的美国可支付住房空间分布30-31
  • (二)避开城市中心发展新镇的新加坡组屋用地分布31-32
  • 二、国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32-33
  • (一)郊区环线区域集中建设的北京早期保障性住房用地分布32
  • (二)以公租房为主的“重庆模式”32-33
  • 三、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可借鉴经验总结33-34
  • 第五章 改善沈阳市保障性住用地空间分布的对策34-40
  • 一、改善城市边缘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对策34-37
  • (一)城郊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34-35
  • (二)提高公共物品的投入量,完善公共设施建设35
  • (三)政府加大对入住保障性住房居民的财政补贴35-36
  • (四)建立居住与就业选择相匹配的产业布局36
  • (五)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居住空间36-37
  • 二、改善城市中心区域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对策37-40
  • (一)“大融合、小混居”式的空间分布37-38
  • (二)“过滤”结合“配建”式的空间分布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岚;河南省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表[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2 ;2003年6月全省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3 贾行雨;河南省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进展情况表[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9期

4 肖志宏;陈艳君;;风正帆自远——安阳市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工作纪实[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S1期

5 ;上半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结构更趋合理[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5期

6 窦敬丽;宫玉泉;刘畅;凌列;;住房用地计划:是手段更是内功[J];中国土地;2013年04期

7 朱兵 ,靳小婷;产权必须明晰——焦作市开展城镇住房用地分割登记的实践[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1期

8 ;采取“三抓”措施 推进住房用地登记发证[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9 朱国祥;洛阳市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突破10万大关[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10 臧上海,介长春;城镇住房用地登记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后续问题[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郄建荣;今年住房用地较往年增50%[N];法制日报;2013年

2 合富辉煌(中国)首席分析师 黎文江;破解增加住房用地供应与土地匮乏难题[N];南方日报;2013年

3 记者 周丽燕;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5.08万公顷[N];人民政协报;2013年

4 记者 徐强;确保今年普通住房用地供应增加两成[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记者 张鸿志;加快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6 ;我省城镇住房用地登记发证加速[N];河南日报;2003年

7 周之江;贵阳优先安排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记者王健生;今年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8万公顷[N];中国改革报;2010年

9 记者 黄晓芳;今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公布[N];经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立彬;保障民生住房用地须严防“鸠占鹊巢”[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晶;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郭来德;城市住房用地分割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李强;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4 孙铁林;南宁市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5 张凌华;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预测方法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空间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0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