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1.1 农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1.2引入技术后的生产函数构建
1.3数据来源与变量的基本统计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时间变化
2.2 贵州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区域差异
2.3 农业技术进步及效率变化对贵州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家章;;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及其收敛性分析[J];经济界;2009年01期
2 李尚蒲;罗必良;;我国农垦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999~2007[J];统计与决策;2009年13期
3 陈向武;;人力资本、技术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J];技术经济;2020年06期
4 路春艳;张崇婧;;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9年05期
5 钱灿;冉茂盛;钟韬;;生产率研究的前沿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13期
6 洪俊杰;芈斐斐;杨志浩;;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国际贸易;2020年04期
7 魏文军;胡亮;;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及分解[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4期
8 刘津;;数字化水平、资源依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年02期
9 姜宇博;于洋;郝玉波;宫秀杰;李梁;吕国依;钱春荣;;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12期
10 吴新博;;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岳书敬;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邢育松;中国饮料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祝接金;中国地方政府科教支出的生产率改进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许海萍;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明文;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8 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四川大学;2006年
9 宗兆礼;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焦翠红;我国R&D资源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然;1978-2008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亦瑶;产业外部性与中国区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黄怡潇;基于知识资本视角的中国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集美大学;2020年
4 王俊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空间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5 王靖婷;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6 马丹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郝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8 汪侠;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大学;2017年
9 吴静静;跨国并购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赵文蕾;中国证券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年
本文编号:2859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5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