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0:10
本文以农产品安全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农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基于质量损失的关键质量链,建立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论文研究紧密围绕农产品的质量特点,遵循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涉及农产品感官质量评估、质量链分析和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价,并结合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在山东蔬菜出口备案基地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给出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理论的背景,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利用系统理论研究农产品安全系统评价的构想。从系统的含义和特点入手,阐明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讨论了评价尺度的分类,介绍了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出面向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类,并提出面向复杂系统的评价方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思路。 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在介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建立的程序、指标筛选的方法和指标标准化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以良好农业规范(GAP)在我国蔬菜种植基地中的应用为例,构建了农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方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 针对良好农业规范(GAP)在蔬菜种植基地实施中,专家的评价信息仅做简单汇总而没有进行充分利用和分析,语言评价信息易损失和扭曲、限于平面数据集结等问题,以山东省出口备案蔬菜种植基地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信息和面板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专家的评价信息分别进行多指标和时序加权集结,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评价信息,用以指导基地在GAP实施中的改进。 在传统过程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从食品安全和食物链的角度,将农产品种植和加工视为一个过程网络,提出了基于过程网络结构的农产品质量链控制的思路和方法。应用网络规划技术,结合质量损失函数的基本原理,针对农产品食品链网络过程能力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基于质量损失的关键质量链分析评价方法。以菠菜产品的种植加工进行了实例分析。 就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有序分类离散选择模型的评估分析方法。在建立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语言信息处理方法,将呈现出面板数据特征的评价信息进行有效集结。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潜在变量,建立有序多分类离散选择模型,给出了风险判别分析计算步骤。结合山东省出口蔬菜备案基地评价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是在系统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利用综合评价技术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在农产品安全中的具体应用。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24;F3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1.3.1 农产品质量安全
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农产品感官质量的评价与专家意见综合
1.4.2 农产品质量链过程能力评价和关键点分析方法
1.4.3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
1.4.4 GAP实施中的推广应用研究
1.5 本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节
第二章 系统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2.1 系统评价概述
2.1.1 系统概念
2.1.2 系统评价
2.1.3 评价尺度的分类
2.1.4 评价数据的类型
2.2 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2.2.1 系统综合评价的一般过程
2.2.2 系统综合评价理论
2.2.3 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2.3 面向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2.3.1 简单确定的评价
2.3.2 半复杂确定评价
2.3.3 复杂确定评价
2.3.4 简单半确定评价
2.3.5 复杂半确定评价
2.3.6 简单不确定评价
2.3.7 半复杂不确定评价
2.3.8 复杂不确定评价
2.4 面向复杂系统的评价方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2.4.1 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对象集
2.4.2 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集
2.4.3 确定评价指标测度方法
2.4.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4.5 确定综合评价值和决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指标与指标体系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3.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3.3.1 标准化处理法
3.3.2 极值处理法
3.3.3 线性比例法
3.3.4 归一化处理法
3.3.5 向量规范法
3.3.6 功效系数法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赋权法分类
3.4.2 层次分析法
3.5 实证研究
3.5.1 GAP标准在我国蔬菜种植地中的应用
3.5.2 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语言信息处理的感官质量评价
4.1 感官质量及其特点
4.2 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4.2.1 语言评价信息
4.2.2 基于二元语义的语言评价信息处理方法
4.3 农产品安全中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感官质量评价
4.3.1 问题描述
4.3.2 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感官质量评价
4.3.3 感官质量评价方法和步骤
4.4 基于语言信息的聚类分析
4.5 实证分析
4.5.1 农产品安全评价分析中的专家意见综合
4.5.2 农产品安全评价分析中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聚类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面向农产品安全的关键质量链分析
5.1 食品安全与食物链
5.1.1 "食物链"理论及其发展
5.1.2 食品链的基本构成
5.1.3 食品链的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
5.1.4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
5.2 网络规划技术
5.2.1 关键路径法(CPM)
5.2.2 计划评审技术(PERT)
5.2.3 网络计划中的问题求解方法
5.3 基于质量损失的过程网络及其关键质量链分析
5.3.1 过程和过程网络
5.3.2 过程能力分析与质量损失
5.3.3 基于质量损失的过程网络分析
5.4 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离散选择模型与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6.1 离散选择模型
6.1.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6.1.2 多元选择模型
6.2 基于有序离散选择模型的判别分析
6.3 质量链环境下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6.3.1 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
6.3.2 基于语言信息和离散选择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6.4 实证研究
6.4.1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6.4.2 山东蔬菜基地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0619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24;F3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1.3.1 农产品质量安全
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农产品感官质量的评价与专家意见综合
1.4.2 农产品质量链过程能力评价和关键点分析方法
1.4.3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计量经济模型与方法
1.4.4 GAP实施中的推广应用研究
1.5 本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节
第二章 系统综合评价理论概述
2.1 系统评价概述
2.1.1 系统概念
2.1.2 系统评价
2.1.3 评价尺度的分类
2.1.4 评价数据的类型
2.2 系统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2.2.1 系统综合评价的一般过程
2.2.2 系统综合评价理论
2.2.3 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2.3 面向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2.3.1 简单确定的评价
2.3.2 半复杂确定评价
2.3.3 复杂确定评价
2.3.4 简单半确定评价
2.3.5 复杂半确定评价
2.3.6 简单不确定评价
2.3.7 半复杂不确定评价
2.3.8 复杂不确定评价
2.4 面向复杂系统的评价方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2.4.1 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对象集
2.4.2 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集
2.4.3 确定评价指标测度方法
2.4.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4.5 确定综合评价值和决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指标与指标体系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3.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3.3.1 标准化处理法
3.3.2 极值处理法
3.3.3 线性比例法
3.3.4 归一化处理法
3.3.5 向量规范法
3.3.6 功效系数法
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赋权法分类
3.4.2 层次分析法
3.5 实证研究
3.5.1 GAP标准在我国蔬菜种植地中的应用
3.5.2 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语言信息处理的感官质量评价
4.1 感官质量及其特点
4.2 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4.2.1 语言评价信息
4.2.2 基于二元语义的语言评价信息处理方法
4.3 农产品安全中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感官质量评价
4.3.1 问题描述
4.3.2 具有语言评价信息的感官质量评价
4.3.3 感官质量评价方法和步骤
4.4 基于语言信息的聚类分析
4.5 实证分析
4.5.1 农产品安全评价分析中的专家意见综合
4.5.2 农产品安全评价分析中基于语言评价信息的聚类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面向农产品安全的关键质量链分析
5.1 食品安全与食物链
5.1.1 "食物链"理论及其发展
5.1.2 食品链的基本构成
5.1.3 食品链的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
5.1.4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
5.2 网络规划技术
5.2.1 关键路径法(CPM)
5.2.2 计划评审技术(PERT)
5.2.3 网络计划中的问题求解方法
5.3 基于质量损失的过程网络及其关键质量链分析
5.3.1 过程和过程网络
5.3.2 过程能力分析与质量损失
5.3.3 基于质量损失的过程网络分析
5.4 实证研究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离散选择模型与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6.1 离散选择模型
6.1.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6.1.2 多元选择模型
6.2 基于有序离散选择模型的判别分析
6.3 质量链环境下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6.3.1 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
6.3.2 基于语言信息和离散选择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6.4 实证研究
6.4.1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6.4.2 山东蔬菜基地的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季阳;李经津;陈志锋;罗袆;张晓娟;王欣;昝卫东;杨倩;;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4期
2 沈素素;胡新良;;基于逼近理想点法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J];求索;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鄂越;基于Agent的蜂产品质量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刘文;食品安全指数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秀金;区域农业环境与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2 林小黛;清流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安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乳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世新;制造业质量风险评估体系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五超;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景新超;基于V图的空间邻近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0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8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