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3:12
现阶段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农民在这种方式下是富裕不起来的,为什么?因为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大市场联结之间存在矛盾,这使农民一直处于农业产业链的低端,农民要想增收,必须往农业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延伸。农民如何走向农业产业链的高端?本文尝试性提出通过提供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这个桥梁来解决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大市场联结之间存在的矛盾,从而推动农民进入农业产业链的高端,参与农业产业链利润的分配,共享农业价值链利润。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提出了对《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思路、框架和方法;接着分析了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理论依据;再接着对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对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构建有益的经验与借鉴;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链理论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能推动农民直接进入农业产业链高端,共享农业价值链利润的六种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类型,并通过典型案例分别分析了各种服务模式类型在实...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综述
1.2.2 农业产业链问题研究综述
1.2.3 现代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1.2.4 农业服务问题研究综述
1.2.5 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研究现分析
1.3 本文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1.4 研究思路、框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视角方面
1.5.2 研究内容方面
1.5.3 研究方法方面
1.6 小结
第二章 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农民增收
2.1.2 现代农业
2.1.3 农业社会化服务
2.2 现代农业服务的基本理论
2.2.1 两个农业“飞跃”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4 规模经营理论
2.2.5 产业链理论
2.3 现代农业服务的内涵
2.3.1 现代农业服务产生的背景
2.3.2 现代农业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
2.3.3 现代农业服务的概念及其特征
2.3.4 现代农业服务的发展目标
2.3.5 现代农业服务的主要任务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3.1 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3.1.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3.1.2 “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3.1.3 “合作社+农户”服务模式
3.2 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3.2.1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3.2.2 “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3.2.3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3.2.4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3.2.5 “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3.2.6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3.3 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3.3.1 相似性分析
3.3.2 差异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其案例分析
4.1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内涵
4.1.1 延长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4.1.2 传统农业产业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4.1.3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概念
4.2 构建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4.3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目标
4.3.1 推动农民直接进入农业产业链的高端
4.3.2 推动农民直接进入大市场
4.4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
4.4.1 可行性原则
4.4.2 自我服务原则
4.4.3 一体化原则
4.4.4 企业化原则
4.4.5 市场化原则
4.5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类型
4.5.1 “农民参股式股份合作制公司农业+农户”纵向产业链服务模式
4.5.2 “公司+中介组织联合体+农户”平行产业链混合服务模式
4.5.3 “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自办公司十农户”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5.4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自办公司+农户”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5.5 “合作(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园区+农户”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5.6 农民主导型农工商综合企业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
5.1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
5.2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的功能
5.3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的建设
5.3.1 服务组织机制
5.3.2 利益驱动机制
5.3.3 市场运作机制
5.3.4 分工协作机制
5.3.5 运转约束机制
5.3.6 风险防范机制
5.4 小结
第六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促进增收的效果分析
6.1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促进增收的机理
6.1.1 激发农民向农业产业链高端延伸
6.1.2 提高农业产业链产中环节的劳动生产率
6.1.3 促进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
6.1.4 提高农产品产后市场交易价格
6.1.5 推动农民分享农产品产后价值链利润
6.1.6 降低农业产业链产中环节的生产成本和产后环节的交易费用
6.2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促进增收的绩效量化分析
6.2.1 协整分析
6.2.2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6.3 实证研究
6.3.1 样本选择
6.3.2 实证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7.1.1 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
7.1.2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建设
7.1.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7.1.4 加强农科教结合体系建设
7.1.5 加强农业科技硬件设施建设
7.2 财税支持保障措施
7.2.1 调整现有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
7.2.2 增加支持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建设专项资金
7.2.3 加强工商政策的扶持
7.2.4 加强税收政策的扶持
7.3 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7.3.1 加强信贷政策的扶持
7.3.2 搭建招商平台,引导各类资本进入现代农业服务领域
7.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措施
7.4.1 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7.4.2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7.4.3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7.5 现代农业服务队伍保障措施
7.5.1 开展教育和培训计划
7.5.2 选拔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现代农业服务队伍
7.5.3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7.5.4 实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7.6 法律保障措施
7.6.1 立法建设的基本精神
7.6.2 立法建设的基本内容
7.6.3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
7.7 宏观调控保障措施
7.7.1 加强规划与指导
7.7.2 完善管理协调体系
7.8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顾俊,王铁山.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S1)
[2]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研究[J]. 陈东田,张晓鸿,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10)
[3]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的对策分析[J]. 刘有文.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6(03)
[4]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J]. 汪光焘. 中国城市经济. 2006(07)
[5]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动力:机制创新[J]. 刘志扬.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4)
[6]日本综合农协发展改革前景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南方金融. 2006(07)
[7]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J].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马芳,李勇,周汝忠,张宝宁. 生态学杂志. 2006(06)
[8]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访国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J]. 孙德全,朱慧,杜青林. 今日中国论坛. 2006(05)
[9]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基本经验:追加货币资本[J]. 徐祥临.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1)
[10]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J]. 李继顺. 甘肃农业. 2006(01)
博士论文
[1]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D]. 李晓红.中国农业大学 2005
[2]欠发达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研究[D]. 温卡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硕士论文
[1]从传统走向现代[D]. 王苏.曲阜师范大学 2006
[2]现代中印农业发展模式比较[D]. 钟声.湘潭大学 2005
[3]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及合作机制研究[D]. 王春华.中国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18325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综述
1.2.2 农业产业链问题研究综述
1.2.3 现代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1.2.4 农业服务问题研究综述
1.2.5 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研究现分析
1.3 本文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1.4 研究思路、框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视角方面
1.5.2 研究内容方面
1.5.3 研究方法方面
1.6 小结
第二章 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农民增收
2.1.2 现代农业
2.1.3 农业社会化服务
2.2 现代农业服务的基本理论
2.2.1 两个农业“飞跃”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4 规模经营理论
2.2.5 产业链理论
2.3 现代农业服务的内涵
2.3.1 现代农业服务产生的背景
2.3.2 现代农业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
2.3.3 现代农业服务的概念及其特征
2.3.4 现代农业服务的发展目标
2.3.5 现代农业服务的主要任务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3.1 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3.1.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3.1.2 “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3.1.3 “合作社+农户”服务模式
3.2 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3.2.1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3.2.2 “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3.2.3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3.2.4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3.2.5 “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3.2.6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3.3 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3.3.1 相似性分析
3.3.2 差异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其案例分析
4.1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内涵
4.1.1 延长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4.1.2 传统农业产业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4.1.3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概念
4.2 构建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4.3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目标
4.3.1 推动农民直接进入农业产业链的高端
4.3.2 推动农民直接进入大市场
4.4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
4.4.1 可行性原则
4.4.2 自我服务原则
4.4.3 一体化原则
4.4.4 企业化原则
4.4.5 市场化原则
4.5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构建类型
4.5.1 “农民参股式股份合作制公司农业+农户”纵向产业链服务模式
4.5.2 “公司+中介组织联合体+农户”平行产业链混合服务模式
4.5.3 “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自办公司十农户”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5.4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自办公司+农户”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5.5 “合作(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业园区+农户”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5.6 农民主导型农工商综合企业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服务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
5.1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的基本概念
5.2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的功能
5.3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运行机制的建设
5.3.1 服务组织机制
5.3.2 利益驱动机制
5.3.3 市场运作机制
5.3.4 分工协作机制
5.3.5 运转约束机制
5.3.6 风险防范机制
5.4 小结
第六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促进增收的效果分析
6.1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促进增收的机理
6.1.1 激发农民向农业产业链高端延伸
6.1.2 提高农业产业链产中环节的劳动生产率
6.1.3 促进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
6.1.4 提高农产品产后市场交易价格
6.1.5 推动农民分享农产品产后价值链利润
6.1.6 降低农业产业链产中环节的生产成本和产后环节的交易费用
6.2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促进增收的绩效量化分析
6.2.1 协整分析
6.2.2 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6.3 实证研究
6.3.1 样本选择
6.3.2 实证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7.1.1 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
7.1.2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建设
7.1.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7.1.4 加强农科教结合体系建设
7.1.5 加强农业科技硬件设施建设
7.2 财税支持保障措施
7.2.1 调整现有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结构
7.2.2 增加支持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建设专项资金
7.2.3 加强工商政策的扶持
7.2.4 加强税收政策的扶持
7.3 金融支持保障措施
7.3.1 加强信贷政策的扶持
7.3.2 搭建招商平台,引导各类资本进入现代农业服务领域
7.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措施
7.4.1 加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7.4.2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7.4.3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7.5 现代农业服务队伍保障措施
7.5.1 开展教育和培训计划
7.5.2 选拔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现代农业服务队伍
7.5.3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7.5.4 实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
7.6 法律保障措施
7.6.1 立法建设的基本精神
7.6.2 立法建设的基本内容
7.6.3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
7.7 宏观调控保障措施
7.7.1 加强规划与指导
7.7.2 完善管理协调体系
7.8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顾俊,王铁山.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S1)
[2]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研究[J]. 陈东田,张晓鸿,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10)
[3]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的对策分析[J]. 刘有文.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6(03)
[4]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J]. 汪光焘. 中国城市经济. 2006(07)
[5]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动力:机制创新[J]. 刘志扬. 贵州社会科学. 2006(04)
[6]日本综合农协发展改革前景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南方金融. 2006(07)
[7]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类型与模式特点[J]. 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马芳,李勇,周汝忠,张宝宁. 生态学杂志. 2006(06)
[8]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访国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J]. 孙德全,朱慧,杜青林. 今日中国论坛. 2006(05)
[9]日本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基本经验:追加货币资本[J]. 徐祥临.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1)
[10]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J]. 李继顺. 甘肃农业. 2006(01)
博士论文
[1]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D]. 李晓红.中国农业大学 2005
[2]欠发达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的研究[D]. 温卡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硕士论文
[1]从传统走向现代[D]. 王苏.曲阜师范大学 2006
[2]现代中印农业发展模式比较[D]. 钟声.湘潭大学 2005
[3]农产品加工供应链管理及合作机制研究[D]. 王春华.中国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18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1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