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我国国有企业监管模式选择及其环境约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2:28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国资监管模式的选择和构建问题,并讨论了不同监管模式的环境约束条件及其完善。作为理论和逻辑的前提,论文首先讨论和规定了我国国资监管的目标体系,提出了国资监管目标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论点。在明确了国资监管目标的前提下,论文着重探讨了对经济目标型和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管模式。我国国有企业,按照性质与目标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济目标型国有企业,第二类是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第三类是混合目标型国有企业。论文指出,国有企业可以有多元目标定位,但不宜赋予同一家国有企业多重目标,因为同一企业承担多重目标会带来效率损失和评价与激励等方面的困难。论文主张,对混合目标型国有企业,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即对其按照目标定位的需要进行分拆与重组,然后适应不同的监管模式。对经济目标型国有企业,适当的监管模式是:由国有资本出资管理委员会(仍简称国资委)作为出资人,负责监管与考核,实行纯市场化的管控模式,这种纯市场化的管控模式也是一种通过市场交易和定价机制而进行的激励约束方式,企业负责人的聘用制、利润指标为主的考核体系、公司化治理是该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对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其监控模式应当是:由财政部...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1.2.1 关于国有企业目标和国资监管目标的讨论
        1.2.2 关于国资监管体制和模式的讨论
        1.2.3 关于国资监管环境约束条件的讨论
        1.2.4 关于基础理论的讨论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国资监管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2.1.2 对委托代理理论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2.1.3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资监管
    第二节 契约理论
        2.2.1 契约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契约理论与国资监管
    第三节 产权理论
        2.3.1 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2.3.2 产权理论与国资监管
第三章 我国国资监管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国有资本的性质与目的
        3.1.1 资本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
        3.1.2 国有资本的性质和目标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3.2.1 国有企业的二重性质—企业属性和社会属性
        3.2.2 国有企业的目标
    第三节 我国国资监管目标的确立
        3.3.1 国有资本监管目标的争论及简要评价
        3.3.2 我国国资监管目标的多元性
        3.3.3 各级国资委所属企业监管目标的分类
    第四节 我国国资监管目标的均衡分析
第四章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资委成立前我国国资监管体制的历史演进
        4.1.1 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权的监管状态
        4.1.2 由计划向市场过渡时期的无序监管状态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的监管状态
    第二节 我国国资监管体制的新发展
    第三节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演进的制度分析
第五章 国外国资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第一节 若干发达国家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5.1.1 美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1.2 英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1.3 法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1.4 德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1.5 意大利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二节 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2.1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2.2 印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2.3 韩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三节 国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比较与借鉴
        5.3.1 比较分析
        5.3.2 借鉴意义
第六章 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经济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管模式
        6.1.1 监管机构—国有资本出资管理委员会
        6.1.2 经济目标型国有企业和国资委的关系
        6.1.3 对经济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控模式
        6.1.4 对经济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控内容
    第二节 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管模式
        6.2.1 监管机构—财政部门及归口的政府行政职能部门
        6.2.2 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6.2.3 对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控模式
        6.2.4 对社会目标型国有企业的监控内容
        6.2.5 该监控模式与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 混合目标型国有企业的分拆与重组
        6.3.1 分拆和重组混合目标型国有企业的必要性
        6.3.2 分拆和重组的合理性何在
        6.3.3 怎样分拆和重组
第七章 国资监管效率的环境约束及其完善
    第一节 国资监管效率的内涵与评价方法
        7.1.1 国资监管效率内涵
        7.1.2 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第二节 国资监管效率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及其完善
        7.2.1 行政环境
        7.2.2 干部人事管理环境
        7.2.3 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
        7.2.4 法制和政策环境
        7.2.5 经济和市场环境
        7.2.6 完善国资监管外部环境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国资监管效率的内部环境约束条件及其完善
        7.3.1 企业治理主体环境
        7.3.2 企业内部协调环境
        7.3.3 激励约束环境
        7.3.4 信息沟通环境
        7.3.5 完善国资监管内部环境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
    二、英文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忽视[J]. 石丽芳.  法制与社会. 2008(35)
[2]我国国资监管目标的多元性与层次性[J]. 张贵平,张诚.  国有资产管理. 2008(09)
[3]论国有企业的特殊角色本质——围绕国有企业属性与目标的探讨[J]. 杨励.  长白学刊. 2008(04)
[4]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J]. 陈志雄.  现代商业. 2008(18)
[5]论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及对策[J]. 王新爱.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6]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处理好两大关系[J]. 张贵平.  国有资产管理. 2007(12)
[7]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目标多元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徐传谌,高元禄,庄慧彬.  理论前沿. 2007(22)
[8]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与启示之三 各国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的主要方式[J]. 贺清龙.  中国监察. 2007(18)
[9]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与启示之一 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机构设置(上)[J]. 贺清龙.  中国监察. 2007(16)
[10]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研究[J]. 肖尧春.  理论探讨. 2007(04)

博士论文
[1]国有资产监管研究[D]. 钟成.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本文编号:3384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384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