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家质量基础与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05:26
产业集群质量升级是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了国家质量基础促进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的机理,以熵权法测度了两者的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其效应。研究发现,两者均表现出明显区域差异,在演变趋势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国家质量基础对产业集群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其效应随产业集聚度的提升而增强。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1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国家质量基础促进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的运行逻辑2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任…;认证认可:培育新技术
弧⑸缁嵋蛩氐牟钜欤?鞯厍?渲圃煲抵柿糠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2013—2017年制造业质量平均发展水平排名最高为广东,制造业质量指数为0.756,其次为江苏、上海、浙江。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东部经济区的制造业发展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来看,2013—2017年制造业质量与国家质量基础均呈现递增趋势,并且两者在演进趋势上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见图2)。0.60.50.40.30.20.1020132014201520162017产业质量国家质量基础图2产业质量与国家质量基础演变趋势3实证结果分析3.1基本回归结果分析首先,利用交互项模型,采用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面板数据进行基准回归。在实证中,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并控制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来检验国家质量基础对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的作用效果(见表2)。表2第(1)列显示了国家质量基础与产业集聚度交互项对制造业质量的影响。其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改善确实能显著促进产业质量升级,并且国家质量基础对产业质量的影响程度会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升而显著增强,因此可以推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即本文的核心命题得以验证。其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在表2的第(2)—(6)列,依次加入控制变量。如表2回归结果所示,所有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一方面,核心解释变量交互项的估计系数绝对值有所下降,这说明未考虑控制变量回归模型的设定过于简单,忽略了其他可能性因素对产业质量的影响,即不考虑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存在着遗漏重要解释变量问题;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质量、效率、动力三维视角的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多维影响研究[J]. 宁朝山.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4)
[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J]. 刘华军,王耀辉,雷名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7)
[3]计量是重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之一——支树平局长在中央党校春季班上的报告(摘发)[J]. 中国计量. 2015(08)
[4]质量视角下的中山市产业集群升级探析[J]. 邹小勇. 当代经济. 2015(07)
[5]中国式出口的价值创造之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J]. 刘维林. 世界经济. 2015(03)
[6]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规律与地方政府政策[J]. 阮建青,石琦,张晓波. 管理世界. 2014(12)
[7]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杨仁发. 管理世界. 2013(08)
[8]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 陈国亮,陈建军. 管理世界. 2012(04)
[9]危机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质量升级——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研究[J]. 阮建青,张晓波,卫龙宝. 管理世界. 2010(02)
本文编号:3469584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1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国家质量基础促进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的运行逻辑2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任…;认证认可:培育新技术
弧⑸缁嵋蛩氐牟钜欤?鞯厍?渲圃煲抵柿糠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2013—2017年制造业质量平均发展水平排名最高为广东,制造业质量指数为0.756,其次为江苏、上海、浙江。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东部经济区的制造业发展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来看,2013—2017年制造业质量与国家质量基础均呈现递增趋势,并且两者在演进趋势上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见图2)。0.60.50.40.30.20.1020132014201520162017产业质量国家质量基础图2产业质量与国家质量基础演变趋势3实证结果分析3.1基本回归结果分析首先,利用交互项模型,采用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面板数据进行基准回归。在实证中,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并控制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来检验国家质量基础对产业集群质量升级的作用效果(见表2)。表2第(1)列显示了国家质量基础与产业集聚度交互项对制造业质量的影响。其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改善确实能显著促进产业质量升级,并且国家质量基础对产业质量的影响程度会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升而显著增强,因此可以推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即本文的核心命题得以验证。其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在表2的第(2)—(6)列,依次加入控制变量。如表2回归结果所示,所有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正。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在加入控制变量后,一方面,核心解释变量交互项的估计系数绝对值有所下降,这说明未考虑控制变量回归模型的设定过于简单,忽略了其他可能性因素对产业质量的影响,即不考虑控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存在着遗漏重要解释变量问题;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质量、效率、动力三维视角的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多维影响研究[J]. 宁朝山.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4)
[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J]. 刘华军,王耀辉,雷名雨.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7)
[3]计量是重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之一——支树平局长在中央党校春季班上的报告(摘发)[J]. 中国计量. 2015(08)
[4]质量视角下的中山市产业集群升级探析[J]. 邹小勇. 当代经济. 2015(07)
[5]中国式出口的价值创造之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J]. 刘维林. 世界经济. 2015(03)
[6]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规律与地方政府政策[J]. 阮建青,石琦,张晓波. 管理世界. 2014(12)
[7]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杨仁发. 管理世界. 2013(08)
[8]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 陈国亮,陈建军. 管理世界. 2012(04)
[9]危机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质量升级——基于浙江产业集群的研究[J]. 阮建青,张晓波,卫龙宝. 管理世界. 2010(02)
本文编号:3469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6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