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再造工程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05:47
本文以中国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国有企业再造工程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国有企业再造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指出国有企业再造实际上是技术进步等因素作用下,国有企业分工的再设计。文章建立了国有企业再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国有企业再造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描述,分析论证了国有企业再造的具体作用过程及其动力机制。根据国有企业再造作用机理模型提出了国有企业再造的三种模式,并对国有企业再造的三种模式的内涵、主要特征和实现途径做了说明。文章还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对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进行数量评价选择的定量模型,并在企业实践中进行了应用。文章为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探索提高国有企业绩效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实践方法。
【文章来源】: 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企业再造工程研究综述
1.3.1 企业再造工程的产生过程
1.3.2 国外对企业再造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对企业再造的研究现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结构、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二章 国有企业再造的相关理论
2.1 国有企业再造的核心理论
2.2 国有企业再造的相关经济理论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2.3 产权经济学理论
2.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5 信息经济学理论
2.3 国有企业再造的内涵和对象
2.3.1 国有企业的本质分析
2.3.2 国有企业再造内涵的界定
2.3.3 国有企业再造与国有企业劳动分工
2.3.4 国有企业劳动分工涉及的要素
2.3.5 国有企业劳动分工要素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分析
3.1 国有企业再造的目标和影响因素的提出
3.1.1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再造
3.1.2 国有企业再造的目标
3.1.3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的提出
3.2 国有企业再造的影响因素
3.2.1 国有企业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
3.2.2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3 国有企业再造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对生产要素的作用
3.3.2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对业务流程的作用
3.3.3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对组织结构的作用
3.3.4 企业劳动分工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企业再造作用机理模型研究
4.1 建模的依据和基本设想
4.2 模型的结构
4.2.1 模型结构
4.2.2 有关模型结构的分析
4.3 国有企业再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3.1 国有企业再造结构中各种因素的度量指标
4.3.2 国有企业再造反馈回路分析
4.3.3 国有企业再造系统流图
4.3.4 系统流图中变量类型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企业再造的模式研究
5.1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分类
5.1.1 模式分类的目的
5.1.2 再造模式分类
5.2 技术主导型再造模式
5.2.1 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5.2.2 模式的实现途径
5.3 政府主导型再造模式
5.3.1 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5.3.2 模式的实现途径
5.4 市场主导型再造模式
5.4.1 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5.4.2 模式的实现途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国有企业再造的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6.1 国有企业再造的模式选择原则
6.2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评价模型
6.2.1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评价的方法
6.2.2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评价模型
6.3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的选择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有企业再造工程模式的应用研究
7.1 Z 公司简介
7.2 Z 公司再造模式选择
7.3 Z 公司再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7.3.1 Z 公司再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7.3.2 变量输入
7.3.3 模拟输出结果分析
7.4 Z 公司的再造过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8.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系统形态演进与结构功能关系分析 [J]. 任凤玲,彭启山.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02)
[2]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J]. 宋立刚,姚洋.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3]企业产权变革的效率分析 [J]. 刘小玄,李利英.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4]基于战略的顾客价值与旅行社企业内部组织创新 [J]. 徐凤增.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01)
[5]长青企业: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J]. 肖海林,王方华. 学术月刊. 2004(11)
[6]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 [J]. 江小涓. 经济研究. 2004(10)
[7]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前馈模式研究 [J]. 李银鹏. 财贸研究. 2004(03)
[8]公司型创业战略 [J]. 徐二明. 南开学报. 2004(01)
[9]伟大的创新 卓越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J]. 王希军,邵炳芳,周国栋. 发展论坛. 2003(05)
[10]影响创新的模式和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J]. 花建锋,赵黎明. 中国软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483129
【文章来源】: 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企业再造工程研究综述
1.3.1 企业再造工程的产生过程
1.3.2 国外对企业再造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对企业再造的研究现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结构、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二章 国有企业再造的相关理论
2.1 国有企业再造的核心理论
2.2 国有企业再造的相关经济理论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2.3 产权经济学理论
2.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5 信息经济学理论
2.3 国有企业再造的内涵和对象
2.3.1 国有企业的本质分析
2.3.2 国有企业再造内涵的界定
2.3.3 国有企业再造与国有企业劳动分工
2.3.4 国有企业劳动分工涉及的要素
2.3.5 国有企业劳动分工要素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分析
3.1 国有企业再造的目标和影响因素的提出
3.1.1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再造
3.1.2 国有企业再造的目标
3.1.3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的提出
3.2 国有企业再造的影响因素
3.2.1 国有企业再造的主要影响因素
3.2.2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3 国有企业再造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对生产要素的作用
3.3.2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对业务流程的作用
3.3.3 国有企业再造影响因素对组织结构的作用
3.3.4 企业劳动分工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企业再造作用机理模型研究
4.1 建模的依据和基本设想
4.2 模型的结构
4.2.1 模型结构
4.2.2 有关模型结构的分析
4.3 国有企业再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4.3.1 国有企业再造结构中各种因素的度量指标
4.3.2 国有企业再造反馈回路分析
4.3.3 国有企业再造系统流图
4.3.4 系统流图中变量类型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企业再造的模式研究
5.1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分类
5.1.1 模式分类的目的
5.1.2 再造模式分类
5.2 技术主导型再造模式
5.2.1 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5.2.2 模式的实现途径
5.3 政府主导型再造模式
5.3.1 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5.3.2 模式的实现途径
5.4 市场主导型再造模式
5.4.1 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5.4.2 模式的实现途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国有企业再造的模式选择方法研究
6.1 国有企业再造的模式选择原则
6.2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评价模型
6.2.1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评价的方法
6.2.2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评价模型
6.3 国有企业再造模式的选择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有企业再造工程模式的应用研究
7.1 Z 公司简介
7.2 Z 公司再造模式选择
7.3 Z 公司再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7.3.1 Z 公司再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7.3.2 变量输入
7.3.3 模拟输出结果分析
7.4 Z 公司的再造过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8.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系统形态演进与结构功能关系分析 [J]. 任凤玲,彭启山.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02)
[2]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J]. 宋立刚,姚洋.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3]企业产权变革的效率分析 [J]. 刘小玄,李利英.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4]基于战略的顾客价值与旅行社企业内部组织创新 [J]. 徐凤增.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01)
[5]长青企业: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J]. 肖海林,王方华. 学术月刊. 2004(11)
[6]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 [J]. 江小涓. 经济研究. 2004(10)
[7]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前馈模式研究 [J]. 李银鹏. 财贸研究. 2004(03)
[8]公司型创业战略 [J]. 徐二明. 南开学报. 2004(01)
[9]伟大的创新 卓越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J]. 王希军,邵炳芳,周国栋. 发展论坛. 2003(05)
[10]影响创新的模式和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J]. 花建锋,赵黎明. 中国软科学. 2003(04)
本文编号:3483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8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