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空置商品房的危机与防范

发布时间:2021-11-12 12:12
  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紧密关联,而且商品房的消费(使用)与.投资双重属性又使得其在保障基本人权(居住权)以及提高社会经济运行安全度等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空置商品房的危机与防范”研究旨在基于空置机理、危机识别、综合监控、内部控制外部保障等的交互作用,建立空置商品房综合管理系统,并通过其高效运转,调节商品房空置数量、稳固资金链条,降低综合风险,促进房地产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由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导致我们不能直接采用国外侧重于某一局部(行业)的房地产及空置商品房运作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房地产业的经验不丰富、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于空置商品房的认知有限,当前又面临着商品房空置总量和商品房价格的同时上涨,并造成一定的社会隐患。因此,整合全社会资源,健全跨行业的空置商品房综合管理系统,对于保持适宜规模、预防空置危机、改进宏观调控等,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界定概念、明确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环向关联及其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引用投入产出技术和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地描述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修正后的“产业贡献率”,...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背景
        1.1.3 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构思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业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房地产业及其发展
        2.1.1 房地产业的基本界定
        2.1.2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2.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1 经济增长
        2.2.2 经济发展
        2.2.3 经济发展的指标及评价
    2.3 沈阳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性分析
        2.3.1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后向关联分析
        2.3.2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前向关联分析
        2.3.3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旁侧关联效应分析
        2.3.4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4 沈阳房地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2.4.1 分析房地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投入产出技术
        2.4.2 分析房地产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生产函数模型
        2.4.3 定量分析的综合结论
    2.5 房地产业对沈阳经济的贡献与拉动研究
        2.5.1 通常的算法
        2.5.2 国家统计局的现行算法
        2.5.3 国家统计局现行算法的问题与修正
        2.5.4 基本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置商品房及其调查分析
    3.1 空置商品房的界定
        3.1.1 国外的空置商品房
        3.1.2 国内的空置商品房
        3.1.3 本文对于空置商品房的理解
    3.2 沈阳市空置商品房的基本情况
        3.2.1 沈阳市近年来的空置商品房趋势
        3.2.2 2004年的空置商品房状况
        3.2.3 2005年(1~9月)沈阳市空置商品房的情况
    3.3 关于当前沈阳市空置商品房的分析判断
        3.3.1 空置总量的分析判断
        3.3.2 用途结构分析
        3.3.3 面积结构分析
        3.3.4 价格结构分析
        3.3.5 区域结构分析
    3.4 沈阳市空置商品房的成因分析
        3.4.2 造成商品房空置的外部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置商品房的形成、危机与识别
    4.1 空置商品房的形成机理
        4.1.1 房地产开发(程序)原理
        4.1.2 商品供求(均衡)原理
        4.1.3 商品(合理)库存原理
        4.1.4 房地产(资产)的虚拟性原理
        4.1.5 系统工程原理
        4.1.6 可持续发展原理
    4.2 空置商品房的危机
        4.2.1 空置商品房与房地产泡沫
        4.2.2 超量空置商品房的危机
        4.2.3 商品房空置量不足的危害
        4.2.4 空关房相关效应的辨析
    4.3 商品房空置水平的识别
        4.3.1 商品房空置率的计算现状
        4.3.2 关于商品房空置率计算的改进设想
        4.3.3 商品房空置率适宜区间的划分
    4.4 商品房空置率适宜区间标准的应用示例
        4.4.1 我国的商品房空置水平
        4.4.2 沈阳市的商品房空置水平
        4.4.3 我国其他城市的商品房空置水平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健全空置商品房危机防范的基础
    5.1 我国房地产市场监控的现状及改进
        5.1.1 房地产市场监控的概念及界定
        5.1.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监控
        5.1.3 我国房地产市场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
    5.2 优化房地产市场的监测指标体系
        5.2.1 房地产市场监测的要求
        5.2.2 房地产市场监测指标的选择原则
        5.2.3 房地产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5.3 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控结果的评价
        5.3.1 监控结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5.3.2 监控结果判断标准的划定
        5.3.3 层次分析法(AHP)在监控结果评价中的应用
        5.3.4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监控结果评价中的应用
    5.4 健全房地产市场的预警机制
        5.4.1 选择预警指标
        5.4.2 确定预警界限
        5.4.3 警情的预报与排除
        5.4.4 基于BP网络的房地产市场预警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强化空置商品房综合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6.1 优化城市土地收购与供应
        6.1.1 改进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
        6.1.2 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6.1.3 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6.1.4 优化城市土地供应计划
    6.2 完善商品住房的市场供给结构
        6.2.1 建立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标准线
        6.2.2 健全经济适用住房模式
        6.2.3 探索住房合作社模式
        6.2.4 发展廉租住房模式
    6.3 强化房地产开发的全面项目管理
        6.3.1 施行开发项目全部过程的综合管理
        6.3.2 开展开发项目全体人员的综合管理
        6.3.3 实现开发项目全面目标的综合管理
    6.4 丰富商品房的社会保险体系
        6.4.1 规范个人住房贷款保险
        6.4.2 积极推进住宅质量保证保险
        6.4.3 全面发展工程监理执业责任保险
    6.5 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用体系
        6.5.1 企业信用综述
        6.5.2 关于开发企业信用体系现状的评价
        6.5.3 开发企业的信用要素
        6.5.4 信用机构及其组织模式选择
        6.5.5 积极培植良好的企业信用环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优化空置商品房综合管理的外部保障机制
    7.1 积极引导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的有效需求
        7.1.1 住房需求的形成机理
        7.1.2 消费性住房需求的识别
        7.1.3 投资性住房需求的识别
        7.1.4 消费性住房需求与投资性住房需求的关系
    7.2 完善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7.2.1 风险管理理论简述
        7.2.3 住房金融风险的防范机制
    7.3 优化房地产税收设计
        7.3.1 税收及房地产税收
        7.3.2 沈阳房地产税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7.3.3 改进房地产税收的设想
    7.4 探索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与机制创新
        7.4.1 努力稳定住房价格
        7.4.2 淡化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7.4.3 限制期房预售的思考
        7.4.4 转化政府部门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
    7.5 试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
        7.5.1 房地产抵押证券化及其必然性
        7.5.2 房地产抵押证券化的实施方案设想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获奖情况
附录1:楼盘调查作业表(节选)
附录2: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专家调查表
附录3:各指标合理浮动区间的制定
附录4:房价地价构成比典型案例调查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理性预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J]. 娄国豪.  商业时代. 2007(07)
[2]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综述[J]. 李敏捷,傅泽田.  建筑经济. 2007(02)
[3]我国土地税收制度改革设想[J]. 靳东升.  中国土地. 2006(11)
[4]房地产各环节税种设置与税负分配研究[J]. 吴旭东,李晶.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9)
[5]产业联系与北京优势产业及其演变[J]. 贺灿飞.  城市发展研究. 2006(04)
[6]论北京房地产市场预警体系的构建[J]. 薛薇,王敏.  数据. 2006(06)
[7]关于承包企业信用工作的探讨[J]. 齐锡晶,王涵,韩景学.  辽宁经济. 2006(05)
[8]完善个人住房贷款保险的措施建议[J]. 齐锡晶,张林,王德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9]商品房空置率警告说[J]. 魏雅华.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6(04)
[10]南京市商品住宅市场预警实证研究[J]. 裘建国,袁翠华,郭宏定.  建筑经济. 2006(04)

硕士论文
[1]房地产住宅空置率与国民经济相关性问题研究[D]. 于浩.浙江大学 2005
[2]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研究[D]. 郑淑琴.重庆大学 2004
[3]我国商品房空置问题研究[D]. 郭险峰.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90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90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