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经济的比较优势动态演化及其政策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06:43
基于静态分析框架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从各国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一国在现存资源和供求力量作用下的最优贸易模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深,一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动态化特征日趋显著,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国际贸易格局出现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从动态的视角建立新经济形态下的动态比较优势框架,对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对外贸易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信息经济这个新的经济形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信息经济环境中一国基于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结构变动两个方面的的比较优势动态演化路径,建立了基于新经济形态的动态比较优势分析框架。并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中国在信息经济环境中的动态比较优势战略。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归纳如下:首先本文就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信息经济、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重点归纳并评述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思想的演绎。作为全文研究的经济形态背景,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知识、智力为主要投入资...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比较优势动态化的实现路径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将信息经济独有的特征贯穿其中,研究在经济全
图2.3 1995 年后美国非农商业部门生产率平均年增长加速度数据来源: 5再度崛起的数字经济 2002一2003 合辑 6 第 49 页企业管理 出版社, 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过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而且信息和信息产的提高了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 从而间接加速了国民经产业高技术性 ! 高增长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 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90 年, 世界信息网络产业的产值己经达到 1489 亿美元 , 90 年代中, 跃居传统产业之上, 成为最大产业之一" 以美国为例, 1990 年信值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为 5.8% , 到2000 年已上升至 8.3% , 从 2000 年长的 13/ 都归功于信息网络产业 "近年来, 我国信息产业也保持着快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4595亿美元, 增长 26 .3% , 占全国外贸出, 全行业增加值 占G DP 比重达到 7.9% , 主要产品产量 占全球总量中升, 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影响力大幅度提高"在 2007 年的全球信息坛上, 赛迪顾问分析师金晖表明, 随着全球 IT 产业的日渐成熟, 加
图 2.4 1990一2000 年美国非农企业部门顶部行业群和底部行业群对总价格增 长的贡献数据来源 : 美国商务部 5再度崛起的数字经济 2002一2003 合辑 6经济各部门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通货膨胀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国 1990 至 2000 年之间的数据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这里首先将非农业经济为顶部行业群和底部行业群两类, 其中顶部行业群的信息化程度较高 , TI 较而底部行业群的TI 欠密集, 信息化程度较低 "图.2 4 显示, 除 1995 年之外行业的价格总增长相比 (平均 2.31 % ), 在 IT 欠密集的底部行业群内的价格增, 为平均 3.01 % , 而 TI 较密集的顶部行业群 内的价格增长却明显低于总体价长水平, 仅有 1.26% "尤其是 19%, 1989 和 199 年 , 顶部行业集群的价格水下降, 最大降幅达到 0.5% 之多"如果将价格总增长分解成顶部行业群和底部的贡献分别考虑的话, 则这段期间总通胀率中的 71% 均由底部行业群导致,行业只导致了总通胀率中的 29 % "4) 信息经济中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 中国软科学. 2009(01)
[2]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基于我国1980-2005年的经验研究[J]. 隋月红,赵振华. 国际贸易问题. 2008(03)
[3]中美贸易的商品结构及类型性质的实证研究——以“入世”后的2002-2006为例[J]. 程晨,臧新. 亚太经济. 2007(04)
[4]创新、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竞争力提升[J].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5)
[5]贸易结构、技术密度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及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J]. 王永齐. 经济学(季刊). 2006(03)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J]. 胡钰,胡洪力. 商业时代. 2006(02)
[7]我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俞立平,周曙东. 情报杂志. 2005(10)
[8]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J].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 经济学(季刊). 2004(04)
[9]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J]. 李辉文,董红霞. 国际经贸探索. 2004(02)
[10]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 林毅夫,孙希芳. 国际经济评论. 2003(06)
硕士论文
[1]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黄树洪.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6782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比较优势动态化的实现路径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将信息经济独有的特征贯穿其中,研究在经济全
图2.3 1995 年后美国非农商业部门生产率平均年增长加速度数据来源: 5再度崛起的数字经济 2002一2003 合辑 6 第 49 页企业管理 出版社, 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过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而且信息和信息产的提高了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 从而间接加速了国民经产业高技术性 ! 高增长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 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90 年, 世界信息网络产业的产值己经达到 1489 亿美元 , 90 年代中, 跃居传统产业之上, 成为最大产业之一" 以美国为例, 1990 年信值占国民经济的份额为 5.8% , 到2000 年已上升至 8.3% , 从 2000 年长的 13/ 都归功于信息网络产业 "近年来, 我国信息产业也保持着快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4595亿美元, 增长 26 .3% , 占全国外贸出, 全行业增加值 占G DP 比重达到 7.9% , 主要产品产量 占全球总量中升, 中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影响力大幅度提高"在 2007 年的全球信息坛上, 赛迪顾问分析师金晖表明, 随着全球 IT 产业的日渐成熟, 加
图 2.4 1990一2000 年美国非农企业部门顶部行业群和底部行业群对总价格增 长的贡献数据来源 : 美国商务部 5再度崛起的数字经济 2002一2003 合辑 6经济各部门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通货膨胀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国 1990 至 2000 年之间的数据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这里首先将非农业经济为顶部行业群和底部行业群两类, 其中顶部行业群的信息化程度较高 , TI 较而底部行业群的TI 欠密集, 信息化程度较低 "图.2 4 显示, 除 1995 年之外行业的价格总增长相比 (平均 2.31 % ), 在 IT 欠密集的底部行业群内的价格增, 为平均 3.01 % , 而 TI 较密集的顶部行业群 内的价格增长却明显低于总体价长水平, 仅有 1.26% "尤其是 19%, 1989 和 199 年 , 顶部行业集群的价格水下降, 最大降幅达到 0.5% 之多"如果将价格总增长分解成顶部行业群和底部的贡献分别考虑的话, 则这段期间总通胀率中的 71% 均由底部行业群导致,行业只导致了总通胀率中的 29 % "4) 信息经济中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 中国软科学. 2009(01)
[2]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机理:基于我国1980-2005年的经验研究[J]. 隋月红,赵振华. 国际贸易问题. 2008(03)
[3]中美贸易的商品结构及类型性质的实证研究——以“入世”后的2002-2006为例[J]. 程晨,臧新. 亚太经济. 2007(04)
[4]创新、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竞争力提升[J].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5)
[5]贸易结构、技术密度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及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J]. 王永齐. 经济学(季刊). 2006(03)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启示[J]. 胡钰,胡洪力. 商业时代. 2006(02)
[7]我国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俞立平,周曙东. 情报杂志. 2005(10)
[8]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J]. 鞠建东,林毅夫,王勇. 经济学(季刊). 2004(04)
[9]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J]. 李辉文,董红霞. 国际经贸探索. 2004(02)
[10]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 林毅夫,孙希芳. 国际经济评论. 2003(06)
硕士论文
[1]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黄树洪.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6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50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