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期权视角下的投资战略和契约机制
发布时间:2021-12-30 12:35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由第一章的导论、第二章的文献综述、第三到五章的理论分析和最后一章论文的拓展所组成。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分别从论文所研究的三个主题来简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强调论文研究的动机和创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并做出相应评述。本章首先从竞争企业间的不可逆投资入手,对关于实物期权视角下的投资战略历史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简评,强调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相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优势,突出本文的贡献和创新之处。然后,分别从威权契约机制和经济发展、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和契约机制设计等两方面,来回顾和评述实物期权视角下的投资战略和契约机制历史中英文献,强调实物期权与机制设计相结合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优势,找准历史研究的空白和不足,进一步突出本文的创新和贡献所在。第三章在实物期权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框架下,研究了两个企业在面对一个收入提高不可逆投资机会时的战略投资博弈。通过假设两个竞争企业同时在投资成本和收入上的不对称,详细考察了投资实物期权价值和投资决策的战略相互影响。通过构造一般化的理论模型,借助对领导者和跟随者最优投资触发点的分析,首次...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竞争企业间的不可逆投资
1.1.2 威权体制和经济发展
1.1.3 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
1.2.1 竞争企业间的投资战略
1.2.2 威权机制和经济发展
1.2.3 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与契约机制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竞争企业间的不可逆投资
2.2 威权契约机制和经济发展
2.3 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与契约机制设计
3. 不可逆投资、不对称企业和战略均衡
3.1 双寡战略投资模型
3.2 价值函数和最优投资触发点
3.2.1 追随者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2.2 领导者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2.3 优先抢占领导者价值函数
3.2.4 占优领导者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2.5 同时投资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3 战略均衡
3.3.1 占优序贯战略均衡
3.3.2 优先抢占战略均衡
3.3.3 同时投资战略均衡
3.4 战略均衡存在和相互转换的条件
3.4.1 优先抢占战略均衡存在的分析解条件
3.4.2 同时投资战略均衡存在的分析解条件
3.4.3 占优序贯战略均衡存在的分析解条件
3.4.4 战略均衡相互转换的分析解条件
3.5 结论
附录
4. 不确定环境下的威权机制与经济发展
4.1 理论模型
4.1.1 无威权机制
4.1.2 有威权机制
4.2. 威权机制与经济发展
4.2.1 威权租金收益
4.2.2 最优转移成本
4.2.3 威权机制与经济加速发展
4.3 中央政府的最优契约机制设计
4.3.1 当q_P~o=0时
4.3.2 当0
4.3.3 当q_P~o=q时
4.4 结论和建议
附录
5. 不确定经济环境下稳增长目标的贯彻与地方投资战略
5.1 模型
5.1.1 完全信息基准实物期权模型
5.1.2 不完全信息实物期权模型
5.2 最优激励契约和投资战略
5.2.1 单独存在逆选择问题
5.2.2 单独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5.2.3 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存在
5.3 最优激励契约的讨论
5.4 社会福利损失
5.4.1 社会总福利损失
5.4.2 社会大众的福利损失
5.5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附录
6. 研究的拓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模式”理念:一个批判性分析[J]. 阿里夫·德里克,朱贵昌. 国外理论动态. 2011(07)
[2]转轨失衡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一个寻租模型[J]. 黄少安,赵建. 经济研究. 2009(12)
[3]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7(07)
[4]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J].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 经济研究. 2007(03)
[5]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 经济研究. 2007(01)
[6]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J]. 聂辉华,李金波. 经济学(季刊). 2007(01)
[7]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4(06)
博士论文
[1]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 阳举谋.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58207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竞争企业间的不可逆投资
1.1.2 威权体制和经济发展
1.1.3 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
1.2.1 竞争企业间的投资战略
1.2.2 威权机制和经济发展
1.2.3 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与契约机制设计
2. 文献综述
2.1 竞争企业间的不可逆投资
2.2 威权契约机制和经济发展
2.3 不确定环境下的稳增长与契约机制设计
3. 不可逆投资、不对称企业和战略均衡
3.1 双寡战略投资模型
3.2 价值函数和最优投资触发点
3.2.1 追随者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2.2 领导者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2.3 优先抢占领导者价值函数
3.2.4 占优领导者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2.5 同时投资价值函数及其最优投资触发点
3.3 战略均衡
3.3.1 占优序贯战略均衡
3.3.2 优先抢占战略均衡
3.3.3 同时投资战略均衡
3.4 战略均衡存在和相互转换的条件
3.4.1 优先抢占战略均衡存在的分析解条件
3.4.2 同时投资战略均衡存在的分析解条件
3.4.3 占优序贯战略均衡存在的分析解条件
3.4.4 战略均衡相互转换的分析解条件
3.5 结论
附录
4. 不确定环境下的威权机制与经济发展
4.1 理论模型
4.1.1 无威权机制
4.1.2 有威权机制
4.2. 威权机制与经济发展
4.2.1 威权租金收益
4.2.2 最优转移成本
4.2.3 威权机制与经济加速发展
4.3 中央政府的最优契约机制设计
4.3.1 当q_P~o=0时
4.3.2 当0
4.3.3 当q_P~o=q时
4.4 结论和建议
附录
5. 不确定经济环境下稳增长目标的贯彻与地方投资战略
5.1 模型
5.1.1 完全信息基准实物期权模型
5.1.2 不完全信息实物期权模型
5.2 最优激励契约和投资战略
5.2.1 单独存在逆选择问题
5.2.2 单独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5.2.3 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存在
5.3 最优激励契约的讨论
5.4 社会福利损失
5.4.1 社会总福利损失
5.4.2 社会大众的福利损失
5.5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附录
6. 研究的拓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模式”理念:一个批判性分析[J]. 阿里夫·德里克,朱贵昌. 国外理论动态. 2011(07)
[2]转轨失衡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一个寻租模型[J]. 黄少安,赵建. 经济研究. 2009(12)
[3]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7(07)
[4]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J].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 经济研究. 2007(03)
[5]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 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 经济研究. 2007(01)
[6]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J]. 聂辉华,李金波. 经济学(季刊). 2007(01)
[7]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 周黎安. 经济研究. 2004(06)
博士论文
[1]我国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 阳举谋.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58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55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