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发布时间:2022-02-21 08:03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由此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进程。在这场伟大的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型国有企业,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逐步退出、逐步民营化的策略;而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则采取了私有化发行(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SIP),即改制上市的改革方式。然而,改制上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的私有化发行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国有企业的发行效率低下;而改制不彻底是造成国有企业发行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初次改制的不彻底决定了国有上市公司在上市后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尤其是并购重组,作进一步的改革。自1993年的“宝延事件”以来,我国的企业并购逐渐兴起并在1997年之后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作为新兴市场和经济转轨国家,我国的企业并购无论是在并购动因和机制上,还是在政府参与、干预程度上都表现出与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公司并购的显著特点是“关联性”和“同属性”并购(或称“区域性”并购)盛行。“关联性”并购是指发生并购的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同属性”并购是指...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企业并购的理论综述
1.2.1 国外的并购理论综述
1.2.2 国内的并购理论综述
1.2.3 国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1.2.4 国内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1.2.5 国内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改进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兼并收购的概念界定
1.3.2 资产重组的概念界定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研究视角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3 本文的理论工具
1.4.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渐进性改革理论——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
2.1 我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
2.1.1 我国为什么会选择渐进性的改革道路
2.1.2 “渐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2 我国改革进程的制度变迁理论
2.2.1 渐进性国企改革进程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3 渐进性改革与“路径依赖”理论
2.3.1 “路径依赖”理论
2.3.2 我国渐进性改革进程的“路径依赖”
2.4 我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2.4.1 我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2.4.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模式与发行效率——并购重组的现实基础
3.1 引言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分类
3.2.2 研究样本
3.2.3 研究方法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3.1 发行效率的统计对比
3.3.2 发行效率的多元回归分析
3.4 整体上市的可行性初探
3.4.1 整体上市的理论基础
3.4.2 整体上市的可行性——一个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4.1 引言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分类
4.2.2 研究样本
4.2.3 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
4.2.4 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
4.3 控股权转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4.3.1 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3 小结
4.4 控股权转让方式的“路径依赖”分析
4.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3 小结
4.5 控股权转让方式与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
4.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5.2 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的组间差异
4.5.3 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的方差分析
4.5.4 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的理论解释
4.5.5 小结
4.6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五章 国有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5.1 引言
5.2 研究设计
5.2.1 并购类型的界定
5.2.2 样本选择
5.2.3 绩效衡量指标
5.2.4 研究方法
5.3 并购方式的“路径依赖”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并购方式与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
5.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T 公司资产重组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6.1 引言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
6.2.2 样本公司特征
6.2.3 研究方法
6.3 ST 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6.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ST 公司资产重组的实际绩效
6.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636839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企业并购的理论综述
1.2.1 国外的并购理论综述
1.2.2 国内的并购理论综述
1.2.3 国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1.2.4 国内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综述
1.2.5 国内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改进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兼并收购的概念界定
1.3.2 资产重组的概念界定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研究视角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3 本文的理论工具
1.4.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渐进性改革理论——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
2.1 我国的渐进性改革道路
2.1.1 我国为什么会选择渐进性的改革道路
2.1.2 “渐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2 我国改革进程的制度变迁理论
2.2.1 渐进性国企改革进程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3 渐进性改革与“路径依赖”理论
2.3.1 “路径依赖”理论
2.3.2 我国渐进性改革进程的“路径依赖”
2.4 我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2.4.1 我国国企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2.4.2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模式与发行效率——并购重组的现实基础
3.1 引言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分类
3.2.2 研究样本
3.2.3 研究方法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3.1 发行效率的统计对比
3.3.2 发行效率的多元回归分析
3.4 整体上市的可行性初探
3.4.1 整体上市的理论基础
3.4.2 整体上市的可行性——一个案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上市公司控股权转让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4.1 引言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分类
4.2.2 研究样本
4.2.3 公司价值的衡量指标
4.2.4 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
4.3 控股权转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4.3.1 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3 小结
4.4 控股权转让方式的“路径依赖”分析
4.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3 小结
4.5 控股权转让方式与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
4.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5.2 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的组间差异
4.5.3 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的方差分析
4.5.4 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的理论解释
4.5.5 小结
4.6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五章 国有上市公司兼并收购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5.1 引言
5.2 研究设计
5.2.1 并购类型的界定
5.2.2 样本选择
5.2.3 绩效衡量指标
5.2.4 研究方法
5.3 并购方式的“路径依赖”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并购方式与公司经营绩效之改进
5.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T 公司资产重组的制度根源与实际绩效
6.1 引言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
6.2.2 样本公司特征
6.2.3 研究方法
6.3 ST 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6.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ST 公司资产重组的实际绩效
6.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636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36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