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4 13:5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乡镇企业经历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第一次创业和20世纪90年代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第二次创业,不仅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乡镇企业的历史使命远没有完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是对乡镇企业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还任重道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市场的融合以及跨国公司的纷至沓来,我国乡镇企业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如何能在变化了的市场化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并持续发挥其竞争优势,已成为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动因。本论文以产业集群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经济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分析产业集群与企业竞争优势内联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所在,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乡镇企业产业集群演化的路径依赖;由此构建乡镇企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评价体系,并深入讨论其影响因素,以探讨在产业集群下提升乡镇...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目的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基于分工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理论
    2.2 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
    2.3 基于集聚经济的产业集群理论
    2.4 基于创新系统的产业集群理论
    2.5 基于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理论
第3章 产业集群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内联关系
    3.1 产业集群分工专业化的效率优势
    3.2 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势
    3.3 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优势
    3.4 产业集群模块化的整合优势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博弈分析
    4.1 基于价格的企业竞争优势博弈分析
        4.1.1 价格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杀手锏”
        4.1.2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价格优势
    4.2 基于信用的企业竞争优势博弈分析
        4.2.1 信用机制是产业集群运作的重要支撑
        4.2.2 产业集群信用机制产生机理
        4.2.3 基于博弈论的信用机制分析
    4.3 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竞争优势博弈分析
        4.3.1 供应链管理新思维
        4.3.2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镇企业产业集群演化的路径变迁
    5.1 我国乡镇企业改革历程与特点
    5.2 乡镇企业产业集群演化的案例分析
        5.2.1 河北省乡镇企业产业集群概况
        5.2.2 河北省乡镇企业产业集群类型
    5.3 乡镇企业产业集群演化的理论阐释
        5.3.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评述
        5.3.2 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评价
    6.1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的诠释
    6.2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模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参数分析
        6.2.3 分析结论
    6.3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评价体系
        6.3.1 评价原则
        6.3.2 评价方法
        6.3.3 评价指标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分析
    7.1 问卷设计及发放
    7.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企业规模分布
        7.2.2 企业集聚意愿
        7.2.3 企业合作意愿
        7.2.4 企业参与竞争方式
        7.2.5 企业产品优势
        7.2.6 企业技术与研发
        7.2.7 中介机构作用
        7.2.8 政府职能作用
    7.3 主因素分析
        7.3.1 基本原理
        7.3.2 主因素确立
    7.4 主因素计量分析及检验
        7.4.1 计量模型
        7.4.2 企业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7.4.3 企业运营影响因素分析
        7.4.4 集群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7.4.5 市场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讨论
        8.1.1 主要结论
        8.1.2 讨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企业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J]. 李小建,李二玲.  经济地理. 2009(03)
[2]简评保罗·克鲁格曼及其对经济地理学的贡献[J]. 赵亚明.  生态经济. 2009(03)
[3]双重双钻石模型及其在转型国家中的应用:兼评中国经济发展优势[J]. 许晓茵.  世界经济情况. 2009(02)
[4]双重双钻石模型及其在转型国家中的应用:兼评中国经济发展优势[J]. 许晓茵.  世界经济情况. 2009 (02)
[5]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创新[J]. 王可侠.  现代经济探讨. 2009(01)
[6]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分类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J]. 方澜,王莉.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1)
[7]解读中国乡镇企业30年 访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常务副局长卢永军[J]. 徐伟民,卢永军.  管理观察. 2009(01)
[8]柳州市产业集群下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合作的博弈分析[J]. 蒲银刚,廖奕,吴延云.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9)
[9]波特五力模型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J]. 李高旭.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0)
[10]区域特色产业的识别与指标体系的探索[J]. 谢毅,汪独友,曹林峰.  商场现代化. 2008(27)

博士论文
[1]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 宋海英.南京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仙桃市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 姚厚斌.复旦大学 2008
[2]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D]. 贾春霞.河北农业大学 2007
[3]基于产业特点的产业集群模式比较研究[D]. 杨智华.河北理工大学 2006
[4]外部经济与农村工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D]. 崔立华.河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42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42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