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5 03:48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实现,完成了历史性的壮举,未来将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而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关系到我国这一伟大目标的发展进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大批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到城镇,希望能够在城镇,工作定居,同时城镇的边界也在不断的外扩,城镇规模与日俱增。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城镇落户难,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内部布局混乱,社会保障不足,文化、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改变以往城市化方式,推动新型城镇化方式,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会产生巨额的资金需求,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而传统金融服务存在覆盖“盲区”,具有服务“门槛”,不足以满足来自新型城镇化各个方面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技术,具有更广的服务范围以及合理的服务“门槛”,能有效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这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是否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影响,以及存在怎样的影响是本文所研究的方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没有官方统计指标,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后,认为熵权法是能够较全面体现新型城镇化内...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研究的综述
0.2.2 关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综述
0.2.3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新型城镇化影响研究的综述
0.2.4 文献评述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主要工作
0.3.2 技术路线
0.3.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
0.4.1 创新点
0.4.2 不足之处
1 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
1.1.2 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
1.1.3 传统城镇化特点与不足
1.1.4 新型城镇化内涵
1.2 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
1.3 本章小结
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析
2.1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整体分析
2.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维度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3.1 评价模型设定
3.2 指标选择及结果测算
3.3 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3.4 新型城镇化发展分维度分析
3.5 研究假设
4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2 描述性统计
4.3 普通面板模型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实证结果分析
4.3.3 内生性讨论
4.4 区域异质性分析
4.5 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4.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4.5.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与设定
4.5.3 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5.4 稳健性检验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474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研究的综述
0.2.2 关于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综述
0.2.3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新型城镇化影响研究的综述
0.2.4 文献评述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主要工作
0.3.2 技术路线
0.3.3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
0.4.1 创新点
0.4.2 不足之处
1 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
1.1.2 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
1.1.3 传统城镇化特点与不足
1.1.4 新型城镇化内涵
1.2 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作用的理论机制分析
1.3 本章小结
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析
2.1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整体分析
2.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维度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3.1 评价模型设定
3.2 指标选择及结果测算
3.3 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状况分析
3.4 新型城镇化发展分维度分析
3.5 研究假设
4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2 描述性统计
4.3 普通面板模型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实证结果分析
4.3.3 内生性讨论
4.4 区域异质性分析
4.5 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4.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4.5.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与设定
4.5.3 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5.4 稳健性检验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70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7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