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易地搬迁人口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4:25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易地扶贫搬迁是对生活在原居住地发展困难的贫困建档立卡人口实施的重要扶贫措施,而要实现移民在安置区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确保移民稳定就业。本文首先对研究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进行梳理,对目前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情况作了简要说明。其次结合现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理论分析方法,参考研究对象特征,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考察和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质量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融入、用人单位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内在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机制,然后给出理论假说,从而形成了有关易地扶贫搬迁人群就业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加权求和法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质量作出分析评价,再根据结构方程模型,衡量各种重要社会影响因素对易地扶贫转移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程度及其影响路径。与此同时,本文对样本数据以行业和搬迁类型为划分标准进行异质性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基于所构建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经加权求和法测算后得到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就业质量测度的研究
1.3.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架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就业质量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社会资本理论
2.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3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情况
3.1 就业政策
3.2 就业现状
3.2.1 工作现状
3.2.2 就业保障现状
3.2.3 职业发展现状
3.3 就业问题
4 研究设计
4.1 实证方法选择及其评价标准
4.1.1 就业质量评价的方法选择
4.1.2 PLS-SEM方法的选择
4.1.3 PLS-SEM模型的评价标准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4.2.1 模型构建
4.2.2 研究假设
5 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筛选
5.1.1 数据来源说明
5.1.2 样本数据筛选与处理
5.2 贵州省易地搬迁人口就业质量评价分析
5.2.1 变量选取
5.2.2 权重与指标说明
5.2.3 评价结果分析
5.3 影响因素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1 人力资本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2 社会资本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3 社保制度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4 社会融入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5 用人单位制度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4 样本数据的分析与检验
5.4.1 描述统计分析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数据分布检验
5.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5.5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路径分析
5.5.1 模型参数估计
5.5.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
5.6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
5.6.1 行业异质性分析
5.6.2 搬迁类型异质性分析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6.2.1 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巩固稳定脱贫的基本路径
6.2.2 鼓励支持企业聘用搬迁人口,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6.2.3 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为基本手段,夯实就业质量的基础
6.2.4 增强用工规范性,强化就业质量的基本保障
6.2.5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网络作用,拓展就业质量的提升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99083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就业质量测度的研究
1.3.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架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就业质量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社会资本理论
2.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3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情况
3.1 就业政策
3.2 就业现状
3.2.1 工作现状
3.2.2 就业保障现状
3.2.3 职业发展现状
3.3 就业问题
4 研究设计
4.1 实证方法选择及其评价标准
4.1.1 就业质量评价的方法选择
4.1.2 PLS-SEM方法的选择
4.1.3 PLS-SEM模型的评价标准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4.2.1 模型构建
4.2.2 研究假设
5 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筛选
5.1.1 数据来源说明
5.1.2 样本数据筛选与处理
5.2 贵州省易地搬迁人口就业质量评价分析
5.2.1 变量选取
5.2.2 权重与指标说明
5.2.3 评价结果分析
5.3 影响因素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1 人力资本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2 社会资本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3 社保制度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4 社会融入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3.5 用人单位制度现状与就业质量的分析判断
5.4 样本数据的分析与检验
5.4.1 描述统计分析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数据分布检验
5.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5.5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路径分析
5.5.1 模型参数估计
5.5.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
5.6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
5.6.1 行业异质性分析
5.6.2 搬迁类型异质性分析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6.2.1 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巩固稳定脱贫的基本路径
6.2.2 鼓励支持企业聘用搬迁人口,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6.2.3 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为基本手段,夯实就业质量的基础
6.2.4 增强用工规范性,强化就业质量的基本保障
6.2.5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网络作用,拓展就业质量的提升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99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9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