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9:21
国内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自然资源并不会必然地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也就是说丰富的自然资源阻碍了经济的增长。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命名为“资源诅咒”,并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从国内状况来看,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而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资源相对匮乏。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却是,自然资源丰裕的中西部省份经济绩效远远不如资源贫乏的东部沿海省份,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山西、东北、云南等地,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自然资源贫乏的浙江、江苏等地。尤为严重的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许多资源丰裕地区不是越来越富,反而是相对越来越穷,所在地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出现了“富饶的贫困”。 国际上的学术研究和我国的现实状况让我们深思。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出现固然受到改革开放的时序、工业基础、地理区位的影响,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当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如果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差异存在影响的话,它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发挥作用的,又应该如何消除这种影响。围绕这一主线,本文运用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
1.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论文主要贡献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的历史阶段
2.1.2 “资源诅咒”效应的实证相关研究
2.1.3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关于“资源诅咒”的实证研究
2.2.2 国内“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研究
2.2.3 国内“资源诅咒”对策研究
2.3 启示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资源与自然资源
3.1.2 自然资源的分类
3.1.3 自然资源丰裕度及其测量
3.1.4 资源型地区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传统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3.2.2 “资源诅咒”理论
3.2.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
3.2.4 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
3.3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 初步的经验观察
4.1.1 全国层面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4.1.2 省际自然资源产量与经济增长关系
4.1.3 “资源诅咒”困扰省份的确定
4.2 计量检验
4.2.1 计量模型的理论前提
4.2.2 计量模型设计与说明
4.2.3 解释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4 回归模型与方法选择
4.2.5 计量结果
4.3 回归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
5.1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
5.1.1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状况
5.1.2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
5.1.3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
5.2 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演进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5.2.1 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
5.2.2 “资源诅咒”视角下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5.2.3 自然资源对工业化的“挤出效应”模型
5.3 自然资源对制造业“挤出效应”的例证
第六章 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分析
6.1 自然资源对技术创新及技术进步的影响
6.1.1 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构成
6.1.2 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自然资源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6.2 自然资源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
6.3.1 相关前提
6.2.2 相关函数设定
6.3.3 均衡分析
6.3 自然资源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检验
6.3.1 初步的经验观察
6.3.2 计量检验
第七章 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对策
7.1 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整体思路与框架
7.2 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地区资源补偿制度
7.2.1 自然资源补偿制度的含义
7.2.2 自然资源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7.2.3 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的具体措施
7.3 促进资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
7.3.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存在的不利因素
7.3.2 资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措施
7.4 培养与保持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本
7.4.1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7.4.2 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本开发与保持的措施
7.5 创建资源型地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7.5.1 创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意义
7.5.2 创建资源型地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措施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8.1 主要研究结论结论与创新之处
8.2 研究当中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9443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
1.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4 论文主要贡献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资源诅咒”理论研究的历史阶段
2.1.2 “资源诅咒”效应的实证相关研究
2.1.3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关于“资源诅咒”的实证研究
2.2.2 国内“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研究
2.2.3 国内“资源诅咒”对策研究
2.3 启示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资源与自然资源
3.1.2 自然资源的分类
3.1.3 自然资源丰裕度及其测量
3.1.4 资源型地区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传统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3.2.2 “资源诅咒”理论
3.2.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
3.2.4 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
3.3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 初步的经验观察
4.1.1 全国层面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4.1.2 省际自然资源产量与经济增长关系
4.1.3 “资源诅咒”困扰省份的确定
4.2 计量检验
4.2.1 计量模型的理论前提
4.2.2 计量模型设计与说明
4.2.3 解释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4 回归模型与方法选择
4.2.5 计量结果
4.3 回归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
5.1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
5.1.1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状况
5.1.2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
5.1.3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
5.2 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演进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5.2.1 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
5.2.2 “资源诅咒”视角下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5.2.3 自然资源对工业化的“挤出效应”模型
5.3 自然资源对制造业“挤出效应”的例证
第六章 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分析
6.1 自然资源对技术创新及技术进步的影响
6.1.1 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构成
6.1.2 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自然资源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6.2 自然资源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
6.3.1 相关前提
6.2.2 相关函数设定
6.3.3 均衡分析
6.3 自然资源对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检验
6.3.1 初步的经验观察
6.3.2 计量检验
第七章 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对策
7.1 资源型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整体思路与框架
7.2 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地区资源补偿制度
7.2.1 自然资源补偿制度的含义
7.2.2 自然资源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7.2.3 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的具体措施
7.3 促进资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
7.3.1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存在的不利因素
7.3.2 资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措施
7.4 培养与保持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本
7.4.1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
7.4.2 资源型地区人力资本开发与保持的措施
7.5 创建资源型地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7.5.1 创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意义
7.5.2 创建资源型地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措施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8.1 主要研究结论结论与创新之处
8.2 研究当中创新之处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99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9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