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5 02:09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枯竭而亡或者转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也是至今为止尚未破解的世界性难题。西方工业化国家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既有美国休斯顿这样的转型成功的典范,也有前苏联的巴库这样失败的案例。目前,世界上很多资源型城市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型城市还处于艰难的产业转型之中,因此,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也是世界其他国家的迫切要求。 从我国的情况看,建制市中约有20%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资源型城市也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矛盾日趋尖锐,已经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据统计,我国现有的662座矿业城市中,12%因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不足而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因此,重点分析和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已迫在眉睫。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主要创新点
2、理论综述
2.1 产业演进理论
2.1.1 产业结构演变发展的规律
2.1.2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1.3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2 产业布局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目标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2.4.2 循环经济的应用导向
2.5 本章小结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
3.1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比较
3.2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调整对策比较
3.2.1 产业调整援助政策
3.2.2 资源开发企业政策
3.2.3 人员安置政策
3.3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政策比较
3.3.1 实行区域振兴政策
3.3.2 改善投资环境
3.3.3 发展中小企业
3.4 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启示
3.4.1 依法规范产业转型政策
3.4.2 适时选择产业转型时机
3.4.3 实行区域竞争优势再造
3.4.4 注重人员安置与职业培训
3.5 本章小结
4、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机理研究
4.1 资源型产业的基本理论
4.1.1 资源型产业的分类
4.1.2 资源型产业的特点
4.1.3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规律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4.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特征
4.2.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作用与条件
4.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相关问题的分析
4.3.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涵
4.3.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4.4 本章小结
5、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思路
5.1 产业转型的模式
5.1.1 衰退产业的识别
5.1.2 产业替代模式
5.1.3 产业延伸模式
5.1.4 多角化模式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则
5.2.1 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5.2.2 坚持城市发展阶段决定产业转型的战略取向
5.2.3 坚持政策和区位因素决定产业转型的根本目标
5.2.4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推动产业转型的发展
5.2.5 坚持新兴主导产业合理选择
5.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要求
5.3.1 优化产业结构
5.3.2 制定发展规划
5.3.3 完善产业政策
5.4 本章小结
6、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评价
6.1 影响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
6.1.1 资源状况
6.1.2 经济状况
6.1.3 产业状况
6.1.4 技术状况
6.1.5 政策状况
6.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方法
6.2.1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6.2.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设置依据
6.2.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6.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
6.4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的模型比较
6.4.1 层次分析法
6.4.2 投入产出法
6.4.3 因子分析法
6.5 本章小结
7、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保障体系
7.1 产业发展政策
7.2 区域倾斜政策
7.3 财税支持政策
7.4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退出援助政策
7.5 本章小结
8、大庆市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
8.1 大庆市产业转型的SWOT 分析
8.1.1 优势分析
8.1.2 劣势分析
8.2 大庆市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8.2.1 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各指标值
8.2.2 数据标准化与矩阵构造
8.2.3 以主成份分析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
8.2.4 结果分析
8.3 加快大庆市产业转型的有关措施
8.3.1 以科技为引导
8.3.2 增加地方财源
8.3.3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8.3.4 消除对单一石油工业的依赖
8.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31474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不足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主要创新点
2、理论综述
2.1 产业演进理论
2.1.1 产业结构演变发展的规律
2.1.2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1.3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2 产业布局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目标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2.4.2 循环经济的应用导向
2.5 本章小结
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
3.1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比较
3.2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调整对策比较
3.2.1 产业调整援助政策
3.2.2 资源开发企业政策
3.2.3 人员安置政策
3.3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产业政策比较
3.3.1 实行区域振兴政策
3.3.2 改善投资环境
3.3.3 发展中小企业
3.4 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启示
3.4.1 依法规范产业转型政策
3.4.2 适时选择产业转型时机
3.4.3 实行区域竞争优势再造
3.4.4 注重人员安置与职业培训
3.5 本章小结
4、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机理研究
4.1 资源型产业的基本理论
4.1.1 资源型产业的分类
4.1.2 资源型产业的特点
4.1.3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规律
4.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4.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特征
4.2.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作用与条件
4.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相关问题的分析
4.3.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涵
4.3.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4.4 本章小结
5、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思路
5.1 产业转型的模式
5.1.1 衰退产业的识别
5.1.2 产业替代模式
5.1.3 产业延伸模式
5.1.4 多角化模式
5.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则
5.2.1 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5.2.2 坚持城市发展阶段决定产业转型的战略取向
5.2.3 坚持政策和区位因素决定产业转型的根本目标
5.2.4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推动产业转型的发展
5.2.5 坚持新兴主导产业合理选择
5.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要求
5.3.1 优化产业结构
5.3.2 制定发展规划
5.3.3 完善产业政策
5.4 本章小结
6、我国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与评价
6.1 影响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
6.1.1 资源状况
6.1.2 经济状况
6.1.3 产业状况
6.1.4 技术状况
6.1.5 政策状况
6.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方法
6.2.1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6.2.2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设置依据
6.2.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6.3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的指标体系
6.4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的模型比较
6.4.1 层次分析法
6.4.2 投入产出法
6.4.3 因子分析法
6.5 本章小结
7、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保障体系
7.1 产业发展政策
7.2 区域倾斜政策
7.3 财税支持政策
7.4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退出援助政策
7.5 本章小结
8、大庆市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
8.1 大庆市产业转型的SWOT 分析
8.1.1 优势分析
8.1.2 劣势分析
8.2 大庆市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8.2.1 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各指标值
8.2.2 数据标准化与矩阵构造
8.2.3 以主成份分析法获得因子载荷矩阵
8.2.4 结果分析
8.3 加快大庆市产业转型的有关措施
8.3.1 以科技为引导
8.3.2 增加地方财源
8.3.3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8.3.4 消除对单一石油工业的依赖
8.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31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3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