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00:16

  本文关键词: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知识溢出效应 集聚度 产出绩效 空间计量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走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现代社会的政治建设、经济增长的努力完善中,知识密集型产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现在成为了最热门的产业,主导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做好这一产业,注重其发展,那么这一产业的发展到底如何进行,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研究。近30年中,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不断建立,许多企业也纷纷加入高新区,以获得集群效应带来的知识溢出和竞争优势,这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也看到了高新技术的前景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不同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它对知识的依赖度很高,所以本文会主要研究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区集群的影响。首先,一个集群目前所处的状态是怎样的,这是我们先要了解的,要了解集群目前所处的状态,我们可以看看集群所拥有的资源是多少来分析,再对资源拥有量进行细分,可以分成集群的经济资源拥有量和集群的知识资源拥有量。这些资源对集群产生一个怎样的集聚效应,以及集群的集聚度情况,例如集群内部的各种产业的集聚度和集群内部科技人员的聚集度。其次,关于知识溢出的测度,国内外学者们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很多学术论文都是把知识溢出的测度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Mar溢出、Jac溢出、Pot溢出,会通过产业专业化指数、产业多样化指数和企业密集度与科研人员密集度比来分别测度这三种溢出状态。而且知识溢出也会受到溢出源的溢出能力和接受单元的吸收能力的限制。那么知识到底能够溢出多远,我们就需要对知识溢出的半径进行测度。我们通过建立威尔逊模型,并且加入知识溢出源溢出能力和接受单元吸收能力这两种因素,对空间权重矩阵进行重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Moran's I指数分析,来揭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空间的交互现状。最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以此来测度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的空间影响,以及分别加入Mar溢出、Jac溢出、Pot溢出作为自变量时来研究知识溢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知识溢出效应 集聚度 产出绩效 空间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276.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9-12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0-11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1-12
  •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12
  • 1.3 研究内容12-14
  • 1.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评价12-13
  • 1.3.2 知识溢出效应的测度13
  • 1.3.3 知识的溢出与被吸收13
  • 1.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空间相关性检验13
  • 1.3.5 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13-14
  • 1.4 研究对象14
  • 1.5 创新与不足14-16
  • 1.5.1 本文创新之处14
  • 1.5.2 本文的不足14-16
  • 第2章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理论综述16-20
  • 2.1 知识溢出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6-17
  • 2.1.1 知识溢出的概念16
  • 2.1.2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16-17
  • 2.2 知识溢出的测度17-18
  • 2.2.1 知识流动测度法17
  • 2.2.2 成本函数法17
  • 2.2.3 知识生产函数法17-18
  • 2.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18-20
  • 2.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18
  • 2.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18-20
  •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评价20-31
  •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源总量分析20-22
  • 3.1.1 经济资源总量分析20-21
  • 3.1.2 知识资源总量分析21-22
  •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度分析22-25
  • 3.2.1 Choropleth图分析22-23
  • 3.2.2 产业集群聚集测度模型23-24
  • 3.2.3 产业集群聚集度分析24-25
  • 3.3 产业集群产出绩效分析25-31
  • 3.3.1 Malmquist指数模型25-26
  • 3.3.2 产业集群全要素生产率分析26-28
  • 3.3.3 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分析28-31
  • 第4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研究31-38
  • 4.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的测度31-35
  • 4.1.1 知识溢出测度模型31
  • 4.1.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Mar、Jac、Pot溢出存在性分析31-35
  • 4.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半径的测度35-36
  • 4.2.1 知识溢出半径模型35
  • 4.2.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半径分析35-36
  • 4.3 知识溢出空间权重矩阵模型36-38
  • 4.3.1 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36
  • 4.3.2 溢出源溢出能力和接收单元吸收能力制约下的空间权重矩阵36-38
  • 第5章 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影响研究38-45
  • 5.1 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度的空间效应分析38-40
  • 5.1.1 计量经济模型38-39
  • 5.1.2 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的实证分析39-40
  • 5.2 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的分析40-45
  • 5.2.1 传统计量经济模型40-41
  • 5.2.2 空间计量模型41
  • 5.2.3 知识溢出效应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的实证分析41-45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45-50
  • 6.1 本文的结论45-48
  • 6.2 对策建议48-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J];求知;2003年12期

2 买忆媛,聂鸣;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2期

3 周永生,蒋蓉华;运用产业集群原理推进中小企业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3年11期

4 钱平凡;产业集群的重要效应和战略应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87期

5 厉无畏;产业集群内涵与中国培育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路[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朱灏;论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及实践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刘继云;;江西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1期

8 陈朝宗;产业集群的社会学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唐赤华;关于以品牌为导向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赖慧文;对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研究——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调研报告[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友;;产业集群演化中的文化生态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斌;李燕芳;;产业集群的识别研究述评[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3 胡志磊;王淼;;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问题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袁其刚;朱启荣;张伟;刘斌;李金萍;荆荣梅;谢仕伟;;加快山东省产业集群科技知识溢出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龚绍东;;“蜂巢型结构”:产业集群生成的原生形态解析[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原毅军;董琨;;价值链视角的临港产业集群分析[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刘长松;;试论政府在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作用——以大唐镇袜业产业集群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张宏;;产业集群培育的路径与政府作用[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婷;长沙拟打造优势产业集群[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刘清敏 见习记者 马连鹏;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源泉[N];大连日报;2005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钱平凡;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N];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邹建锋;产业集群:政府不要帮倒忙[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课题组;产业转移带动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白竞;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到18个[N];承德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王晓光 记者 东文;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王晓光 记者 成玉;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N];承德日报;2007年

9 黄树青;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N];承德日报;2007年

10 贾存斗邋吴广仁;市场主角与助推器 产业集群成就核心竞争力[N];中国工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耀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翁智刚;产业集群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4 赖磊;战略管理视角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陈荣仲;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爱杰;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组织生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会敏;中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9 单双;临时性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霍苗;产业集群衰退过程中的企业非合作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明;产业集群边界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马腾云;产业集群空间网络布局与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3 高全顺;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世先;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品牌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5 祖旭东;沈阳市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6 沈松嵩;嵊州市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志强;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赵艳慧;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王树华;产业集群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峥;产业集群演变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4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524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