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逆城市化”现象、诱因与制度反思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逆城市化”现象、诱因与制度反思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基金】:山西省软科学课题“新常态下山西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2016031058-1)
【分类号】:F299.21
【正文快照】: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主流“逆城市化”现象(一)“非转农”现象“非转农”现象,就是原城镇居民主动放弃市民的身份,转为农村户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以及中部、东北地区的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城中村”以及城市郊区开始兴起“非转农”的“逆城市化”现象。我国苏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筠;;城市化进程中的“逆城市化现象”——“非转农”问题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07期
2 王小伟;朱红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对比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4期
3 于华珍;刘定禹;;从价值观的维度透视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现象[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陈伯君;;“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发展的机遇[J];人民论坛;2009年05期
5 海夫;石兰英;;万安“逆城市化”之力——专访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伯君[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10期
6 樊奔;;逆城市化,新型城乡的雨露阳光[J];理论参考;2010年02期
7 叶知见;;逆城市化是忧虑还是华丽转身?[J];观察与思考;2010年09期
8 ;“逆城市化”.现象已悄悄在中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城乡间出现[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6期
9 王实峰;;对目前“逆城市化”现象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1年02期
10 张立;;“逆城市化”之“真伪”[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锋军;李玉东;张君卿;;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2 邸加萍;;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伯君;“逆城市化”的力量[N];财经时报;2007年
2 成都社会科学院 陈伯君;“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安人和;“逆城市化”提前出现值得重视[N];河北日报;2010年
4 郭文婧;逆城市化:虚设的忧虑还是美丽的转身?[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5 钟言;应加强对“逆城市化”现象的关注[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谭俞雄;“逆城市化”并非逆流而动[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焦家良;在逆城市化背景下应重构新型农民队伍[N];贵州政协报;2011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焦家良;在逆城市化背景下应该重构新型农民队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全国政协委员 焦家良;“逆城市化”背景下应重构新型农民队伍[N];河北日报;2011年
10 朱迅W,
本文编号:605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0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