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城市化空间集聚政策表达与行为实践悖论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口城市化空间集聚政策表达与行为实践悖论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策表达层面,我国人口城市化空间集聚政策先后经历限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大中小协调发展和发展城市群三个阶段;而从行为实践层面,我国人口城市化空间集聚呈现城市规模与人口集聚规模"正相关"、大城市是人口空间集聚"主力军"和大小城市增速"两头快"三大特点,以"300万"人口为分割点,总体呈现明显的"大城市"特色。随着城市群的崛起,未来我国人口城市化空间集聚将呈现城市群成人口空间集聚新形态、大城市人口空间集聚规模趋缓、中等城市成人口空间集聚主力军、小城市人口空间集聚能力逐步增强等四大趋势。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集聚 发展趋势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5YJA790013)
【分类号】:F299.2;C924.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在短短的35年时间内,实现了5.6亿人口居住和就业的空间转移,在世界范围内都实属罕见。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2014—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从7.5亿人增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杞如福;;对外贸易空间集聚的理论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梁琦;空间集聚的基本因素考察[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李清均;陈梅歆;魏海波;;从传统空间扩张到集约型城镇化:非本地资本的空间集聚[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钊;陆铭;许政;;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J];江海学刊;2009年02期
5 武力超;翟光宇;陈熙龙;;国外资本流入与空间集聚:基于经济自由程度差异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3期
6 刘斯敖;贺华丽;;浙江经济空间集聚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析[J];浙江学刊;2012年01期
7 张倩;;产业链空间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皖江城市带制造业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郭永昌;;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的内部动力与重构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孙华平;;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演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葛金田;;城市零售体系空间集聚与分化研究[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外;李娟文;;基于新产业区理论的小商品市场空间集聚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娜;石敏俊;;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叶;孟浩程;;科技创新的空间集聚作用[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4 赵泰合;;浙江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的均衡性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郑长德;;集聚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6 曾昭法;左杰;;中国省域城镇化的空间集聚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空问面板数据模型[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陈修颖;于涛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最新发展及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杜德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发展态势及空间集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叶玉瑶;张虹鸥;陈绍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特征及其量化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袁华明 区委报道组 范建荣;空间集聚 产业集群 技术集约[N];浙江日报;2014年
2 刘建民 王蓓 吴金光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优化财税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N];光明日报;2012年
3 陆铭;上海人口密度偏低 人口规模偏小[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如何应对改革触发的深层风险?[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贾若祥;新区圈地再热 建设亟待规范[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继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及其组织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朱希伟;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间专业化[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政新;物品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盛垒;外资在华研发空间集聚及知识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陶永亮;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4年
6 张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7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旺;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地方政府保护政策的关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孙政;清真寺经济空间集聚及其机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徐婷艳;流通成本变动与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姚勤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王芝;国内风险投资对企业创立和新创企业空间集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6 杨礼杉;铁路交通发展对沿线城市要素空间集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7 周栋;上海市餐饮业空间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谷佳;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9 刘宇;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10 时展;基于多层面的中国空间集聚态势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1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701615.html